如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佛法的修證,正信為前提。當我們對佛所說能真實信解,並能發願依法受持時,所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即為信足、願大、行深,決定成就。
西方極樂世界為佛金口所說,如此清淨莊嚴美好殊勝的國土,而且得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直至成佛。當我們真實相信佛所說,相信極樂世界如這個娑婆世間一樣真實存在時,自然而然,我們會心生渴仰,如何才能決定往生西方極樂國土?
《佛說阿彌陀經》中,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如何往生?
——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一者願,二者行。
信足,然後應當發願。佛一再勸我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緣隨願來。願力是我們修行很重要的起點——發願解脫生死,終得阿羅漢果;發願覺悟成佛,終得佛果。同樣,我們至誠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蒙佛加被,直至成佛,決定可以得生彼國。
事實上,西方極樂世界,正是阿彌陀佛大願所成。正是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時,發下那膾炙人口的四十八大願,並依願起行,方得圓滿。就是因其拔一切眾生苦的大願,他所成就的國土,成為往生者最完善的生活環境,最完美的修行道場。就因為阿彌陀佛之大願,對眾生慈悲深切,所以有偈贊: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佛佛道同,果亦平等。只因願不同,緣即不同,從眾生來講,感應亦不同。
阿彌陀佛如此,十方諸佛皆如此,先立大願,然後依願起行,願行圓滿,方得成佛。同時,十方菩薩亦正如此隨願度眾,觀世音菩薩如此,大勢至菩薩如此,地藏菩薩如此,文殊菩薩如此……
我們修行,應當發願。當然,什麼樣的願,一定是從自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的。比如我自己,最終目標是成佛度眾生。但今生的願,是“以無所得故”,生起般若智慧,並盡可能如實了知心念的運行規律,在修行中觀照五蘊皆空,以此自度度人。同時,發願臨命終時往生淨土,蒙佛加被,成不退轉,返此娑婆世間度眾成佛。因此,我們發願,目標要遠,腳下要穩,方是如法修行。
緣隨願來,當我們念念在茲,再加如法行深,自然成就。
信、願具足,如何行深,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心不顛倒。
怎麼才能做到?尤其是臨命終時“心不顛倒”?
佛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也就是說,要真正做到“心不顛倒”,得有善根、福德、因緣。我們的心,是隨外境念念變化的,當臨命終時,是否能做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除了我們的堅信、大願,不同程度上,還與當時所感的境有關,即是福德因緣。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具足“善根、福德、因緣”,而“心不顛倒,得生彼國”呢?
兩部分:
一、
勤行六度,攢資糧。
二、
憶佛念佛,下功夫。
比如,十年寒窗苦,只等三天考。我們要想順利考取理想的大學,
關鍵在於這三天的考試中,是否能發揮出全部的水平。這需要兩方面的配合:第一,基本功要紮實,有過硬的應試能力。第二,身心環境要正常,能安心發揮自己水平。考不中的人,並不僅僅是因為學習不好,年年都有平常學習非常好的考生,結果卻名落孫山——或者沒報上名;或者報上名了,又不小心睡過頭,誤了時間;或者都沒誤,進了考場,卻身體不舒服了;身體沒鬧事,卻又在交卷前才發現還有一頁沒看見做……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
所以,為了考好這場試,我們除了努力學習外,還得鍛煉身體,有合理的作息時間,平時即養成細心認真的好習慣……還得有經濟生活的保障。這些,看似與學習無關,但恰恰是學習好、考試順利的重要保障。
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我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何嘗不是一場更重要的人生大考呢?高考可以考不好,來年重考;往生極樂世界,我們會有幾次機會?一生只有一次,一失人身,何時再得?再得人身,是否還能信足、願大?!
所以,要願切行深!
先說勤行六度,攢資糧。
六度,即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布施,有財布施、無畏布施、法布施。即是一顆付出的心,關懷的心。面對缺衣少食的眾生,我們以財布施關懷、付出令得安穩;面對憂慮不安的眾生,我們以無畏布施付出、關懷令得心安;面對無知愚痴的眾生,我們以法布施關懷、付出令得解脫。在我們還沒生起真智慧,還做不圓滿法布施時,我們主要做財布施和無畏布施。布施的關鍵,是一顆舍的心,舍慳貪的心,臨命終時,若有慳貪之心,如何能心不顛倒?!
持戒,居士有五戒,在家菩薩戒;出家人戒律更細。戒,是什麼?是莫作。莫作諸惡,即貪嗔痴!為什麼莫作,因為貪嗔痴是三毒,是毒品。人間的毒品,只讓人這一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貪嗔痴這三毒,會令我們萬劫不得解脫!諸佛菩薩慈悲,親自為我們制定戒律,只是要我們不再受此無量苦,而我們卻渾然不知,樂在其中;即使有人信佛所說,也開始依佛所說學佛修行了,卻依然難守戒律——即如,我們中毒已深時,一邊吃醫生開的藥,一邊繼續服毒,甚至常常還服毒比吃藥還多,縱有絕世良醫,如此何時會好?!持戒,度毀犯之心,臨命終時,若有毀犯之心,如何能心不顛倒?!真學佛之人必定要恆持淨戒,純淨純善!
忍辱,《圓覺經》云: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沒有忍辱之心,便會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平時,即在生活中,讓自己心量寬廣,如此,將來無論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求生淨土,還是荷擔如來家業,都可以有一定的把握。所以,忍辱
,度我們的嗔恚之心,臨命終時,若有嗔恚之心,如何能心不顛倒?!
精進,普賢菩薩勸我們:“是日又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但是我們卻在三界火宅中,迷於手中的遊戲,不能亦不願自拔。然而一旦發現已來不及救火時,或者怨天憂人,或者悔之晚矣,只好一世世的輪迴,一世世的受苦,永無出期!最可惜的是,有人已知道“頭在燃”了,也知道該怎麼解脫,但就是放不下手中的遊戲,結果是“明明白白燒死的”!因此,精進,度懈怠,如果沒有平時六度的精進,如果沒有平時憶佛念佛功夫的精進,如何保證能在臨命終時,心不顛倒?!
禪定,度我們的散亂之心。與一心不亂相反,平日裡,我們的心如猴子,一刻也不肯停下來,到處攀緣。白天是念念在做白日夢;晚上仍然不肯休息。
在生活中,學習、工作的成就尚且需要一定的專注才行——學生十年寒窗,兩耳不聞窗外事,即在減少外緣的干擾,而且越專注的學生,成績越可能好;何況我們要參加的是更重要的考試!因此,禪定度散亂,只有平時下功夫,做到一心佛號,不散亂,臨命終時,才能做到心不顛倒!
般若,即是大智慧,真正的出世間的智慧。“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在大海中航行,方向是最重要的,有了方向,就有相應正確的航程,才會走的又快又穩,到達目的地。我們的目標是大徹大悟,就得先找到如來本起因地,然後依此修行;我們的目標是了脫生死,就得了知諸法皆空,以此觀行,斷妄歸真;我們的目標是往生淨土,就得知道往生的原理、方法,如法修行。這其中,方向、方法,即是智慧。但只有找到如來本起因地的智慧,方是真正的般若智慧。這些智慧如何修來?——聞、思,然後修。即聽聞佛法,深入經藏,然後如理思維。比如我們學習《佛說阿彌陀經》,明白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然後,如理思維,以此精進修行,即得往生。因此,般若,度愚痴。只有如理如法地修行,才能達到目的地;臨命終時,一心不亂,同時心不顛倒,才能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六度,根本在修心,在度“慳貪、毀犯、嗔恚、懈怠、散亂、愚痴”之心,即在舍除“貪嗔痴”之習氣。同時,已在攢福德資糧,創造殊勝因緣。一切唯心感召,從根本上講,我們所處的環境、皆是我們自心心念種子的感召,臨命終時的順因緣、逆因緣,皆由自己生平心念所致。所以,“心想事成”其實不是一種願望,本來就是一種現實,想不“心想事成”都不行。只不過,因為事成之時,大家已忘了當初之心想,故以為是“命運不可捉摸”——如一農夫,春種莊稼,秋見果熟,因迷病已忘了是自己所種的了,因此或者欣喜若狂言“命真好!”或憂愁沮喪嘆“命很苦!”其實壓根就是“自作自受”而已,與別人,與“命”有什麼相干!
勤行六度,轉貪嗔痴為戒定慧,如此攢資糧,聚福德因緣。還需更重要的憶佛念佛,下功夫,長善根。
再來,憶佛念佛,下功夫。目標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
具體的修持方法,佛說“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
這個方法,非常簡單易學,三歲孩童,八旬老翁皆可一學就會。但回頭反觀我們自己,學佛多久了,掌握這個方法多久了,能否做到了?七日,大多數人七時都做不到,甚至七分鐘都很難——一心不亂,七分鐘,我們自問自己能做到嗎?
為什麼做不到?
而偏偏整天讓你歡喜讓你憂的“小怨家”卻讓你念念不離心?!
這便是問題的關鍵。如果念佛也能象對你最重視、最牽掛,最放不下的人一樣,當然,“心不顛倒”會比較容易——事實上,臨命終時,我們的去向是由自己的業力決定的。這個業力就是一種最強大的力量,最強有力的執著、牽掛。你牽掛什麼、執著什麼,什麼就會牽引你去向不同的方向。六道輪迴的不同,即是眾生執著的方向、力量不同。如果我們在臨命終時,能一心念佛憶佛,對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嚮往成為最大最大的力量,自然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使自己對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嚮往成為最大最大的力量呢?
先探討舉例說明啊,我們是如何使自己對孩子的牽掛成為最大最大的力量的?
您可能會說:他是我的孩子啊,當然牽掛了。
可是,如果當你養了孩子十幾年,甚至都不需要這麼長時間後,突然有醫院告訴你,孩子不是你生的,當年抱錯了,並出示血檢報告。這時,您還會不會牽掛這個你養了十幾年的“別人的孩子”?
您體會一下就知道了。
一般的情況是,我們仍會牽掛這個“別人的孩子”,因為不由自主,習慣了。
怎麼習慣的?
每天生活在一起,看著他一點點長大,了解他的每一點變化,儲存了多少有關他的回憶……
這種習慣裡,已無須再經提醒他是你的孩子,再經想起孩子的樣子,再經思維孩子的一切,就這樣自然而然,幾乎成為一種本能。
這種牽掛,是什麼?
是一種強烈的感受的積累!
為什麼念佛卻念不了幾分鐘?
因為沒有這麼多強烈的感受,更談不上積累!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
——我們是怎樣幫孩子建立對我們的牽掛的?
——一開始,教孩子叫“媽媽”。沒事就教,一不小心叫對時,給予充分的鼓勵,讓他感覺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同時,隨著你與孩子交流增多,孩子感受到你親切的形象、溫暖的聲音、媽媽特有的味道、溫馨的懷抱……孩子對你的感受越來越多、越來越深,這時,他會時時刻刻想著你,需要你,見不到你,甚至會難過地哭。
——孩子開始長大了,不一定常常還在沒事叫“媽媽”,因為已從心裡面掛著媽媽,只會偶爾有事時,才會叫你,但這時,孩子對你的牽掛,已是一生一世,很少有人會背叛自己的母親。
總結一下:我們是怎樣幫孩子建立對我們的牽掛的?
——叫“媽媽”;生起對媽媽深刻的感受;習慣。
就是這樣。
《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如是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怎麼憶?“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什麼是憶?
以母親對孩子的牽掛為例——無須再經提醒他是你的孩子,無須再經想起孩子的樣子,無須再經思維孩子的一切,但你就是念念牽掛。
憶如何來?
以孩子對媽媽牽掛的形成為例——叫“媽媽”;生起對媽媽深刻的感受;習慣。
什麼是都攝六根?
以孩子憶媽媽形成的過程為例——孩子感受到你親切的形象、溫暖的聲音、媽媽特有的味道、溫馨的懷抱……孩子對你的感受越來越多、越來越深。
眼見色,耳聽聲,鼻聞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六根在茲,念念在茲,是為都攝六根。
什麼是淨念相繼?
無須再經提醒他是你的孩子,無須再經想起孩子的樣子,無須再經思維孩子的一切。
無需語言,無需形象,無需味道……唯有一念,念念相續,不間雜。
如何能做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
——持名念佛,心念心聽;
——都攝六根,想佛念佛(想佛的慈悲,偉大,想極樂世界的莊嚴、殊勝。);
——憶佛念佛,淨念相繼。
緣隨願來,心想事成。當我們憶佛念佛信足、願大、行深時,自然會“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而且,“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深信 切願 力行 不懷疑 不夾雜 不間斷的念佛!一定得生極樂世界。末學廣和與諸佛子共勉!南無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