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修法
一、宣講阿彌陀佛修法的原因
在關於臨終訣竅的開示中曾講過,當我們活著時,需要作一個選擇:是期望往生蓮花生大師的剎土,還是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以便在中陰身或是臨終時,能夠一心一意地再三祈禱,往生至自己選擇的清淨剎土。這種十分確定的渴望往生之心非常重要,這就是今天講阿彌陀佛修法的由來之一。
另外,阿彌陀佛修法對大多數人來說,原本就是非常重要的。已經證悟大圓滿的人,或者是修持密法已臻很高境界的人,不一定需要修阿彌陀佛的修法,因為他們即生便可以成就,最晚在中陰之時也可以解脫,所以他們不會有來世,也就不需要選擇往生的剎土。但對其他人來說,往生極樂世界卻是相當重要的。
從佛教歷史上來看,即使是達到很高境界的龍樹菩薩,最終也是去了極樂世界;像法王如意寶那樣的大圓滿成就者,從表面上看,還是選擇去往極樂世界。當然,這只是勸勉後人要嚮往極樂世界的一種方便示現,對於法王如意寶等大成就者來說,去極樂世界或是其他地方都是一樣,哪裡有度化眾生的事業,他們就會到哪裡去,不會有這樣的分別,但從表面上來看,是會有這樣的選擇。這也更突顯了阿彌陀佛修法對一般修行人的重要性。
因為此修法既沒有深奧的理論,也沒有複雜的儀軌,簡單易行、方便快捷,所以無論是藏地還是漢地,在沒有文化,連字也不認識的老婆婆、老爺爺當中,也出現了很多成功往生極樂世界的例子。他們在臨終時,親眼看到往生的前兆,因而對死亡毫無恐懼,高高興興地就去了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切,都是因為此修法很簡單,能修成的幾率也很高的緣故。
雖然密宗的修法非常殊勝,修得好的可以即生成就,不需要再投生,從這個角度來說,密宗確實勝過往生極樂世界等修法;但即生成就首先需要上等根基,其次還需要很多複雜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修法;而阿彌陀佛的修法就不需要這些,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比密宗的修法還要好。
密宗可以“即生成就”,即在幾十年的時間當中就可以成佛,而往生極樂世界的修法也具有同樣的能力。如果這一生當中念佛念得非常好,那麼下一世就不會投生到別處,而將直接往生極樂世界。這種人一到極樂世界,即可花開見佛,成為一地菩薩,因為極樂世界中的所有眾生,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薩。
但有一種情況也許是例外,就是在修持阿彌陀佛修法時,對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有信心和渴望心,同時也抱持懷疑態度的那些人,他們雖然能夠往生極樂,卻會在蓮花裡待上五百年而不能出來,在此期間只能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卻不能見到佛陀。
對於這種人,有一種說法認為,他們很可能還沒有登地,即不是一地以上的菩薩。因為一地菩薩在剎那之間可以面見一百尊佛,而不會有這些障礙。
由此可見,除了上述這種人以外,正常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薩。
顯宗的很多經典裡也講過,西方極樂世界一地以上的菩薩,如果願意,七天之內便可以成佛;如果不願意那麼快成就佛果,而希望以菩薩的身份去度化眾生,也可以在幾百、幾千甚至幾億個大劫當中都不成佛。這裡所說的七天,是人間的時間。
這樣看來,如果一個人專心專意地念佛,幾十年後死亡並立即往生極樂世界,就算加上在極樂世界的七天,也是在幾十年的時間裡便成佛了。雖然這不是即生成佛(從這個角度來講,密宗的修法還是要快些),但往生極樂世界後可以如此快速地成就,則是不是即生也無太大差別了。因此阿彌陀佛的修法也能很快成就。
在八萬四千法門當中,除了這兩種修法以外,可以讓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在幾十年的過程當中,完完全全成佛的修法還有沒有呢?答案是否定的。總而言之,一個是密宗,一個就是阿彌陀佛的修法,這兩個是最關鍵的修法。西藏的其他顯密法要有很多,漢傳佛教也有禪宗等法,雖然它們都各有千秋,但卻沒有一個能與大圓滿以及阿彌陀佛的修法相比。
大圓滿修法從時間上來說成就很快,但剛才講過這是有條件的:主要是對根基的要求;還要找到有證悟的上師,能如實地賜予灌頂並傳授訣竅,在各方面的條件都圓滿具足的情況下,才能夠獲得成就。
淨土的修法則不需要那麼多條件,對一個不十分精進,根基一般的人而言,淨土修法比密宗的修法還要好,從這個角度來看,淨土修法非常重要。這是宣講阿彌陀佛修法的另外一個原因。
二、阿彌陀佛修法的重要性
法王如意寶主持的最後一個法會是極樂法會。他當時給大家講了三個要點,其中的一點就是:“所有的弟子都要修持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這是他老人家的遺教。不僅如此,他老人家在生前,也是在各地廣泛宣講極樂世界的功德,幾十年來一直致力於弘揚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因為此法門三根普被,可以使很多人受益,我們因此也應該依教奉行。
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壓力比較大,為了日常起居、工作等各項事物,整日都是匆匆忙忙的,難得空閒。只有少數人,才能具備修持一個完整正規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條件。為數眾多的佛弟子雖然仍在堅持修行,可條件卻極為有限,困難重重。所以,要是能在兼顧其他修法的同時,還修持往生極樂世界的修法,則成就的把握就更大。
我們學院的慣例也是這樣,年紀比較大的人,其修行重點肯定是放在大圓滿及其加行上,但同時也修淨土法門。這是法王如意寶的規定,每個人都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原因何在?就是考慮到萬一在修持大圓滿等密法方面收效甚微的話,還可以寄希望於往生極樂世界,因而有此要求。
有人會提出疑問:既然阿彌陀佛的修法如此殊勝,那為什麼不僅修此法,還要修密法呢?
其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密法本身具有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功德。假使阿彌陀佛的法修得不很成功,那麼密法的灌頂和傳承也會在我們心相續中播下極其殊勝的解脫的種子,其成熟只是早晚的問題:若不精進修行就會晚一些,但再晚在十六世之內也肯定會成佛。更確切地說,即使不修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只要不破密乘戒,成就的最終期限就不會超過十六世,這是密宗特有的功德。所以,我們不能因為阿彌陀佛修法的殊勝,而放棄修習密法。
第二個原因,是缺乏聞思有可能給修持淨土法門、往生極樂世界帶來不利的影響。修持阿彌陀佛的修法,必須要有極其強烈的信心,這是往生極樂最關鍵的條件。目前有些念佛的人不喜歡聞思,不曾學習佛法的許多重要內容,他們雖然在念佛過程中,對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也沒有太大的懷疑,但在因果取捨等其他方面卻會存在很多問題,出現問題以後,因為缺少聞思,就會因不知如何解決而備受其困擾,以致久久不能釋懷。所以一定要聞思、要修密法,從淨土法門和密法這兩個方面來修行是最踏實的。
有些漢地的法師提倡所謂的一門深入,也就是說,如果修淨土,則其他任何法門都既不能看、也不能修。這樣做行嗎?當然,如果能非常認真地修持淨土法門,這樣也是可以的,但必須堅持一個原則,即千萬不能認為,除了阿彌陀佛修法之外,其他所有的顯密法要都沒有意思;而是應該在對所有佛法都具備信心的基礎上,自己選擇專修往生極樂的法門,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儘管可以專修淨土法門,可是我們好不容易來到人世間,得到如此暇滿的人身,遇到了大圓滿等非常殊勝的法,若僅僅因為執著“一門深入”,而對其他殊勝的法不看、不聞、不修,必將會是一大損失,確實非常可惜。所以對一般人而言,最好能夠兼顧聞思和淨土法門,這一點非常非常地重要。
我的建議是,如果是年紀比較大,文化水準又偏低的人,修行重點就要放在阿彌陀佛修法上;其他人若不具備時間等條件,也可以這樣做,但只要有一點可能,還是應該盡量聞思、修學密法。這兩種法都要修,這一點至關重要。
即便是修阿彌陀佛往生法,也要講究方法,應如理如法地修持才對。
怎樣是如理如法地修持呢?
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密宗的阿彌陀佛修法;另一種是顯宗的阿彌陀佛修法。
密宗阿彌陀佛的修法,是在顯宗的基礎上,加了一些簡單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訣竅。有了這些訣竅,就會修得更快,往生的時候也更容易,這是一個特點;其另一個特點是,這種修法需要灌頂。而顯宗的修法既不要求灌頂,也無需修生圓次第,所以比較簡單。
這裡再補充一下:對於很多老年人而言,現在修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是既來不及也不能修了;而且因年老體衰,想修很多需要體力的法,如磕大頭等,也不太現實。所以,作為老年人,其唯一的選擇,就是淨土法門,不需要考慮太多,只要認真地去修阿彌陀佛的修法就可以了。
那麼他們還需要聽其他的法嗎?因為聽法本身就有很大的功德,只要有聞法的機會,還是不要放過;可實修時只需修淨土一法即可,不論依顯宗或密宗的方法都可以,自己得到哪一種修法的傳承,就修哪一種往生極樂的法。
剛才也講過,很多現代人的工作、生活壓力極大,想成就一個真正的生起次第或圓滿次第修法,必然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要再次強調:阿彌陀佛的修法,不但老年人需要,年輕人也同樣需要。為什麼呢?因為,人在一生當中,應當選擇並確定一個自己以後要走的方向。這個方向是什麼呢?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點很重要。所以,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大家都應當修持阿彌陀佛的修法。
以上簡單地介紹了阿彌陀佛修法的重要性。
三、具體的修法
(一)遠離兩種違緣
《佛說阿彌陀經》是往生淨土最重要的一部經典,其中講了往生極樂世界需要遠離兩個違緣,具足四個因素。
需要遠離的兩個違緣是什麼呢?《佛說阿彌陀經》中講道:第一是五無間罪;第二是謗法、舍法罪。除了這兩種罪業以外,其他如殺、盜、淫、妄等等所有罪業,都不會障礙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罪業雖然也很嚴重,但我們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和對極樂世界的嚮往之心,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功德,以此功德就能消除這些罪障;而上面所說的兩個違緣卻是極其嚴重的罪業,必須通過其他方法才能懺悔清淨。
一個違緣是謗法或舍法罪。它有很多種,其中最嚴重的,是指妄說不存在因果、輪迴,無所謂善惡報應,也沒有西方極樂世界等等;簡單地說,就是認為佛教所講的都是虛假的、欺騙人的。若這樣想就是舍法,這樣說就是謗法,這是最嚴重的。假如我們曾經有過這種想法或說法,就一定要勵力懺悔,使其清淨。
另外一個違緣是五無間罪。五無間罪雖然有五種,但其中惡意出佛身血與破僧和合這兩種,現在不會發生了。當前有可能違犯的,是弒父、弒母與殺死阿羅漢這三種罪業。
一般的人都很清楚,自己有沒有故意殺死親生父母(如果不是故意,就不是無間罪)。至於殺死阿羅漢的罪業,我們也可以通過推理得知,因為阿羅漢是人或天人的身份,如果沒有殺死過人,就不可能殺死阿羅漢。
現在墮胎的事常有發生,於是有人會問:被墮胎的胎兒當中會不會有阿羅漢呢?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阿羅漢是在現世當中修出來的,他證悟之後,就不會再投生。這一點不象菩薩,胎兒當中可能會有菩薩,卻不會有阿羅漢。因此可以排除因墮胎而殺死阿羅漢的可能性。
而故意殺人的情形是很少的,因此如果沒有殺過人,即可確定沒有殺死過阿羅漢。通過如此觀察,可以清楚地了知自己這一生當中是否造過五無間罪。那麼我們上一世有沒有造過五無間罪呢?
在上一世,我們應該是沒有造過五無間罪,即使造過也已經清淨了。要是上一世造了五無間罪而沒有懺悔清淨,這一世就絕對不可能獲得人身。因為造五無間罪的人在死亡的當下,可以不經過中陰而直接墮入無間地獄,而不會有其他的投生機會。
將以上罪業都一一排除後,我們要特別留意的,就是謗法和舍法的罪過。
學佛以後我們肯定沒有造過最嚴重的謗法或舍法罪,而以前是否造過就說不清了;對我們來說,最易造作的是較細微的謗(舍)法罪。
一種比較容易發生也比較危險的情況,是佛教內部不同教派之間相互詆毀。比如:學顯宗的人認為密宗不是佛陀宣說的,是邪教,並數落密宗的種種不是;或者學密宗的人認為顯宗低劣,修學顯宗得不到佛的果位等等;還有學藏傳佛教的人誹謗漢傳佛教,學漢傳佛教的人又誹謗藏傳佛教;另外,因為藏傳佛教內部有不同的教派和傳承法脈,有些人就以世俗的淺陋眼光去看待這些教派,在這樣的基礎上,以貪、嗔、痴為起因,相互之間進行爭論和誹謗。這些都是謗法或舍法。
佛陀在經中還講到另一種更細微的謗法,即認為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有些法好,有些法不好,這樣的分別念,也叫作謗(舍)法。
那麼,應該如何看待各種不同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是不是同一個層次呢?層次是不一樣的,但層次的不同並不代表法的好壞。就像小乘的一切有部,雖然從層次的角度來說沒有密宗的法高,但有些人只能用這樣的法來度化,而不能以大圓滿等其他方法去度化。對於這些人而言,一切有部的法就是最殊勝的。為了適應每個人的根基,就需要各種各樣的法門,所以,對任何一種法,我們都不能輕視或誹謗。
這是比較細微也比較容易犯的謗法罪。
西藏有些學者,執持片面的門戶之見,喜歡議論自他教派的長短;漢地有些格魯巴、寧瑪巴的追隨者,也愛談論這種是非,這種人還不在少數。
現在幾乎每個城市的佛教徒都分成了好幾派,相互之間不能團結友愛,卻喜歡去比較各自上師的好壞、傳承的清淨與否……,很多人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這就是謗法的罪過。所以上述這些行為是很危險的,我們絕對沒有必要去爭強好勝。
自己想修哪一個法就修哪一個法,無論是在顯宗或密宗,漢傳佛教或藏傳佛教,或者是寧瑪巴、格魯巴之間都可以作選擇,這是個人的自由。選擇的時候,還是需要先觀察,再修學。即使修不了其他的法,也絕不能對它們持有任何成見。
對所有佛法,我們都要有恭敬心;凡是修行人,就一定要團結。如果所有的修行人都團結起來,定能成辦廣大的弘法利生事業。反之,經常進行無意義的爭論,造成派系林立的局面,會使一些本來就很缺乏真實佛法的小城市,更難受到珍貴的佛教教育,這都是自己造作違緣的結果。這種糟糕的情況在漢地比較多。
我們一定要斷除這些壞習氣,雖說不一定要依止所有的上師,也不一定要修所有的法,自己選擇一個法就可以了,但必須對所有的佛法都有恭敬心,對所有的上師和出家人也應如此,這是作一個佛教徒的最基本的原則。
很多地方的人作不到這一點,這和他們沒有系統化地接受過這種珍貴的佛教教育有關。若沒有受過這樣的教育,就會以世俗的眼光去看佛法,而用世俗的眼光所能看到的,也是非常世俗的東西!
以上所講,是非常細微、十分危險、也極易造作的罪業,可是這些罪障是可以清淨的。以前法王如意寶廣弘淨土修法的時候,首先就要求我們通過簡單的金剛薩埵修法——念誦十萬遍的百字明,或念誦四十萬遍的金剛薩埵心咒“嗡班雜薩埵吽”,來斷除這些違緣。
斷除這兩個違緣是第一步,然後在違緣消失的前提下,再創造四個因素,即四個順緣。
(二)往生極樂的四個因素(順緣)
1、觀想淨土和阿彌陀佛
觀想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及其眷屬,這是第一個順緣。觀想的時候,無需像密宗所要求的那樣,一定要反覆地看唐卡,直至觀想得非常清楚為止。
此處的觀想很簡單,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人去過拉薩,另一個人沒有去過。去過的人給沒有去過的人講述他的拉薩見聞:拉薩有大昭寺,大昭寺裡面有釋迦牟尼佛的像,這尊佛像是什麼樣子等等。那麼沒有去過拉薩的這個人,心裡也就大致有個概念:“哦!原來拉薩是這樣的。大昭寺是如此這般,寺廟裡的釋迦牟尼佛像是如此這般,……”。
同樣,經書中也曾講過:西方有一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環境是何等莊嚴;極樂世界當中有一尊佛叫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容貌、身色等又是何等莊嚴……。雖然我們沒有去過極樂世界,但在看了經書或聽了關於極樂世界的介紹之後,就有了一些概念:原來極樂世界是這樣的……如果心裡能有這種概念,就足夠了。
若是修持密宗阿彌陀佛的修法,則需要反覆觀看阿彌陀佛的唐卡,用正規的生起次第方法去修。不過顯宗的經典中所講的上述觀想方法,也是簡單而有效的,所以不需要觀想得非常清楚。
這樣的觀想說起來簡單,可卻是經常要作的功課,最好能晝夜不間斷地觀想西方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即在每一剎那的每一個念頭中都不離開觀想。顯然,我們大多數人現在肯定做不到“念念不忘”,但也應當日夜精進,盡量做到使正念隨時不離自心。
具體的觀想方法,可參閱《大藏經》中有關極樂世界的描述,例如:淨土宗所推廣的《淨土五經》,特別是《佛說阿彌陀經》;以及藏傳佛教中恰美仁波切所撰寫的《極樂願文》;還有拉喇曲智仁波切所著的《極樂願文大疏》(堪布索達吉已經將其翻譯成漢文)。在這些經論中,非常清晰地描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和阿彌陀佛及其眷屬的莊嚴。看了這些經論以後,對極樂世界有了大概的印象,即應時刻不忘地去觀想淨土。這是第一個因素。
2、積累資糧
這裡所講的積累資糧的方法,主要是指七支供。在“上師瑜伽”與“菩薩戒”的開示中,也曾經講過七支供,和這裡要講的基本上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以前所講的供養對境,是十方三世的佛菩薩和金剛上師;而極樂世界修法中七支供的供養對境,則是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住於阿彌陀佛淨土當中的諸大菩薩。除了這點差別以外,磕頭與供養等的觀想方法都是一模一樣的,這裡就沒有必要再重複。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大家可以去看《極樂願文大疏》,裡面講得非常清楚和透徹。這就是積累資糧的方法。
其實,積累資糧還有很多方法,比如守戒、放生、布施、念咒等等。尤其是在佛陀誕辰日、轉法輪日、涅盤日等佛教節日裡,守戒、放生或作其它善行,其功德更是會呈十億倍地增長;而日食、月食出現的時候,也是非常重要的行善修法之機。
當月食出現時,從開始到完全恢復通常會持續三到五個小時,我們在此之前就需作好修法準備。此時睡覺是不重要的,半夜三更也要起來修法念經。如果沒有什麼固定的本尊修法,就修金剛薩埵,勵力懺悔,或是念阿彌陀佛心咒等等,這一點非常重要。前兩天曾出現過一次月食,但我們當時沒有留意,又錯過了一次機會,實在很可惜。
為了避免錯過這些行善修法的良好時機,你們以後就要養成看歷書的習慣。大家可以去買一本由西藏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所計算出來的歷書,然後學一下藏文從一到十的十個數字:1(1)、2(2)、3(3)、4(4)、5(5)、6(6)、7(7)、8(8)、9(9)、0(0),藏文數字和阿拉伯數字的排列方式一樣,如:11(11)、23(23)、999(999)等,所以學起來很簡單。學完以後,就可以找到佛教節日所對應的公歷日期了。
西藏的正統歷書認為佛陀涅盤至今已有二千九百多年了,而漢地或其他地方的佛歷卻只有二千五百多年,但年代有多久遠,是學術界要研究的問題,對我們的修行並不重要。以我們的立場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準確地認定每年的佛教重要節日,以便利用最佳時辰來修行。
為什麼月食和日食是非常重要的修法時機呢?從世俗人的角度來看,所謂的太陽和月亮,只不過是普通的恆星和衛星,月亮因地球引力而圍繞其旋轉,地球又圍繞著太陽旋轉;但從《時輪金剛》的觀點來看,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臨終訣竅”裡面講過,中陰身的時候,神識已經脫離了氣脈明點,即使有些神識可以在中陰的境界中呆上十幾年或更長的時間,但由於沒有紅、白明點,所以他們從來看不見外面的日、月。
這就說明,外在的日、月,是人體內在氣脈明點的一種投影,就象人照鏡子,鏡子裡的人並不是真正存在,只是人的影子而已。同樣的,其他星球的運行,也是內在氣脈明點運行規律的一種外在反映。
修氣脈明點達到一定境界的人,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呼吸來推測什麼時候月盈或月虧。也就是說,如果他們想知道月相的盈虧,根本不需要看歷書,僅僅通過自己的呼吸即可觀察出來。由此可見,外在星體的運行與內在氣脈明點的變化,關係極其密切。
有些人看到藏歷有時有兩個十五日,有時又沒有十五日等現象時,覺得很奇怪。實際上這種根據人的呼吸,即依據內在因緣——業氣和智慧氣的次數,與外在因緣——月球在軌道上的運行速度,而推算出來的歷書,有著非常強的邏輯。
《時輪金剛》通過內在氣脈明點的變化規律,來推算出外在日月星辰的運行方式,而我們根據外在星象的變化,就可以反推出內在氣脈明點的狀況。因此,若能在出現日食、月食或每月的十五、三十等日子,即氣脈明點運行的某些特殊階段,精進修行的話,其效果一定會非同尋常。
為什麼在此期間會有顯著的效果呢?藏密認為,我們每個人每天的呼吸次數是二萬一千六百次(每分鐘十五次),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業氣(不清淨、起雜念的因素),智慧氣(跟業氣的定義相反)的成分很少。但在這些特殊的日子裡,多數的業氣就變成了智慧氣,這就是在這些時候修行會有很大功德的原因。
有時在我們這個半球看不見月食,而在地球的另一面可以看到,但看到與否並無大礙,只要在出現日食或月食的日子裡,無論是念經、放生或作任何善行,都會有非常大的功德,這是特殊的積累資糧的方法。
但淨土修法中的積累資糧,用的是訣竅性的方法。訣竅是什麼呢?就是七支供。也許由於我們天天在念七支供,司空見慣了,覺得好像沒有什麼了不起,但實際上卻不應該這樣輕視七支供,因為它是整個大乘顯宗和密宗最殊勝的積累資糧的方法。
當然,積累資糧的方法還有供曼茶羅等等,但這裡就不再多講了。這是第二個往生極樂世界的因素。
3、發菩提心。
我們需要反躬自問:自己往生極樂世界的目的是什麼呢?如果是由於娑婆世界當中充滿了痛苦,比如人有生、老、病、死等八種痛苦,其他五道眾生也有各自的苦處,特別是三惡道,就更是苦不堪言,連學法修行的機會都沒有,因此希望能逃離娑婆世界,早日到極樂世界去享受,這就不是大乘菩薩的行為,更不是大乘菩薩的修法。所以不能有這樣的念頭,而要發菩提心。
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我們不是發菩提心,要在娑婆世界當中度化眾生嗎?那為什麼還要到極樂世界去呢?
法王如意寶曾多次講過這個問題:如今在末法時代,很多人想在修行上有出色的結果是很難的,所以就需要先往生極樂世界。正如剛才所講,往生極樂世界以後,立刻就是登地菩薩了。以菩薩超強殊勝的能力,即可自由自在地度化眾生。因為在登地之後的一剎那(大約幾秒鐘,還不是最小的時間單位),就可以成熟一百個人的善根,也就是可以讓一百個人入門,而每天則能度化成千上萬的人。從那時起,才算得上是真正地度化眾生。
即使我們現在有不造作的強烈的菩提心,這也只是很好的發心而已,畢竟能力有限,還是不能真正地、廣泛地度化眾生。要想早日具備度化眾生的能力,首先就要往生極樂世界。
法王如意寶在最後的教言當中也講過:我圓寂之後,如果有自由的話,不會立即回到娑婆世界,也不會到其他地方去,而是首先去往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獲得了廣大的度生能力之後,就立即回到娑婆世界來度化眾生(見附錄2)。
菩薩在極樂世界當中獲得成就之後,絕不可能為了自己的幸福而繼續呆在那裡。因為菩薩肩負著度化眾生的重任,那就是他的工作。這種使命感,會激勵他立即回來度化眾生,到那個時候,其度化眾生的能力與現在相比,就有著天地之別了。
由此可見,我們若想度化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從表面上看,一方面發心度化眾生,另一方面自己卻要去極樂世界,二者似乎有點矛盾。但經過上面的觀察即可了知,類似“為了度化一切眾生,我要發誓成佛;為了快速成佛,我首先要去極樂世界修行”的這種發心,和菩提心是不矛盾的。
如果不發菩提心,這個修法就不會成為大乘的法,所以務必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修法,我們已經完整地講過,這裡就不再重複。這是第三個因素。
4、回向和發願
該如何回向和發願呢?在每一次打坐、放生等善事結束之際,就應當將這些善業進行回向。普通的回向方法以前也講過,即“諸佛菩薩如何回向,我亦如何回向”。如果要往生極樂世界,就需要在此基礎上再加入“願以此善根,往生極樂剎”的心願,這是回向的方法。
其次,每次發願的時候,也要加入“願我能往生極樂世界”的心願。
發願與回向的差別是:發願時有無善業可以依託。比如說,在做完善事之後發心:“以作此事的善根,我想怎樣……怎樣……”,這叫作回向。其特點是,發願之前作了善業,可以說依靠我們的善根而發願,即是回向;那麼什麼是發願呢?無論有沒有行善,心裡所發的一切願望,都叫作發願。其特點是,發願之前不一定有善行。如果我們能時常發願:“祝願我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那麼死亡之後,就能立即往生,所以平時最好能常常這樣發願。
今後,我們無論是回向或是發願時,一定要在普通的發願和回向的基礎上,加入一個往生極樂世界的願望,每次都要加,這點非常非常重要。
這是第四個往生極樂世界的因素。
以上四個因緣,在恰美仁波切的《極樂願文》當中講得非常完整,你們修這個法的時候,如果時間充裕,最好能常念《極樂願文》。念誦時,不能只念儀軌而不作思維、觀想,因為儀軌是為了方便觀想而造的,二者皆不能忽略。
我們在走路、坐車等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要這樣發心,並觀想阿彌陀佛,祈禱阿彌陀佛。要祈請阿彌陀佛加持自己,於臨終之時能夠立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然後念誦阿彌陀佛的聖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頂禮的意思),另外也可以念誦阿彌陀佛的心咒“嗡阿彌德瓦阿依斯德吽舍”,或是念誦“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阿彌陀佛”等等。念誦這些聖號和心咒要達到一百萬遍,藏地很早以前就有這樣的規矩。
只要能避免兩個違緣,同時又能具備四個條件,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是有佛陀教證的,只要能這樣照著去作,就可以保證,此人必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以上是往生極樂世界四種順緣的修法。
四、遣除疑惑
有人會懷疑:僅僅有信心和渴望心能否往生極樂世界呢?好像在漢地也有關於帶業往生的爭論。那麼究竟能不能這樣往生呢?
麥彭仁波切和很多高僧大德用了大量教證來證明:“只要有信心和對極樂世界的嚮往之心,普通人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為什麼這麼方便、容易呢?比如說,顯宗在一地之前的資糧道和加行道中,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即使是密宗,也需要花費一段時間。但這個修法卻什麼也不需要,只要有一種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以及對極樂世界的強烈希求和渴望之心,就一定可以往生,這似乎也太不可思議了!為什麼呢?
當然,如果只靠我們自己的修行,自然很難。若僅靠自力,則無論是顯宗還是密宗行者,在一地之前都會經歷很多磨煉。但往生極樂世界卻不是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而主要是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佛陀的願力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佛陀在三個無數大劫當中積累了眾多資糧,再將這一切善根回向於成就自己的心願,所以,佛經中所講的四種不可思議之一,即是佛陀的願力不可思議。
也就是說,修持淨土法門之所以可以如此輕鬆地往生極樂,並不全是依靠我們自身的功德,其中的絕大多數功德都是由阿彌陀佛的願力所致。當然,僅僅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自己不修也不行,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往生極樂世界,對此不需要有絲毫的懷疑。
如果有懷疑,能否往生極樂呢?佛經裡講過:若有人認為:“這樣輕輕鬆松、簡簡單單,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嗎?也許能吧……”這種人還是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前面也講了,這樣往生後,在五百年中,都將呆在蓮花裡,不能出來。雖然可以聽見阿彌陀佛說法的聲音,卻不能見到阿彌陀佛,由於無法見佛,以致證悟和獲得廣大神通等等的時間都將推遲。無論如何,我們最好不要有這樣的懷疑,信心最為重要。
麥彭仁波切也講過,雖然往生淨土的條件有四個,也即淨土四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只有兩個。如果能具備這兩個條件,往生就沒有什麼問題。第一是對阿彌陀佛的信心(第一因);第二是對極樂世界的渴望之心(第四因)。
在對阿彌陀佛的信心當中,包含了信任的成分,所謂信任,就是類似“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我肯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之類的信念。
信心有三種:清淨信、勝解信和現求信。其中的現求信,就是指渴望之心。所以,作為第二個條件的渴望心,即強烈渴望往生極樂世界,希望變得像阿彌陀佛一樣的希求心,也應當屬於信心的範疇。
如果對阿彌陀佛根本沒有信心,就很難往生,因此最首要的,就是對阿彌陀佛的信心。麥彭仁波切還說過,若能具備這兩個條件,卻不具備其他條件,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不需要積累資糧了呢?
麥彭仁波切就此告訴我們:積累資糧是肯定需要的,但以對阿彌陀佛的強烈信心和對往生的強切渴望,就可以積累無以數計的資糧,即使沒有專門去修七支供等法也無妨,因為這兩個因素其實已經包含了積累資糧。
菩提心也是不可缺少的。為了使這個修法成為大乘佛法,且往生極樂世界之後,能繼續做菩薩,就需要有菩提心。但如果沒有菩提心,也不曾專修七支供等,而只具備前面兩個條件,也是可以往生的。
這時有人又會生起懷疑:哪怕是剛剛入門的人,也可以具備這兩個條件,難道往生這麼容易嗎?有些學者也有這樣的看法。但麥彭仁波切等很多諸佛菩薩的化身,已經用大量的教證證明,在這種條件下往生極樂世界,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這裡再次強調一下:通過這個修法往生極樂世界,不是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如果只靠自力,當然不可能這麼容易往生,但憑藉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力,加上自己個人的努力,決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五、珍惜暇滿人身,力爭往生極樂
雖然密宗的修法很容易成就,但阿彌陀佛的修法更容易成就。由此可知,能否解脫其實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解脫是自己可以把握,可以輕輕鬆松作到的。
現在我們獲得了來之不易的人身,但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人身都很難得。很多人除了生活方式不同以外,其生存的終極意義跟其他動物沒有什麼兩樣,這樣的人身並不難得。而像我們這樣的,可以自由選擇解脫,並有修法機會的暇滿人身卻真的是很難得。只有以此暇滿人身,才可以得到如此殊勝珍貴的佛法教育,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這次機會。
在修加行和大圓滿法的同時,一定要安排阿彌陀佛修法的功課。老年人最關鍵的功課,就是阿彌陀佛的修法,其他法也可以修,但只需適當安排一些時間就可以了;而比較年輕的人,則在修菩提心等加行的同時,也需要每天單獨抽出一段時間(半小時或一小時皆可),來修阿彌陀佛的修法。如果暫時作不到,也要每天堅持念誦阿彌陀佛心咒和名號,並觀想阿彌陀佛。
此外,修法時間也應這樣安排:在白天修極樂四因;晚上睡覺時,要修“臨終訣竅”所講五力之一的引發力,即在入睡時,要至真至誠地發心:“我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我一定要見到阿彌陀佛!”
作為凡夫人,這樣去想有用嗎?以前也講過,引發力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通過引發力的作用,晚上作夢的時候都會夢見阿彌陀佛。雖然這只是一種虛幻的夢境,但至少能夠說明,自己對淨土的修法有了一定的串習,在阿賴耶識中已經播下了比較好的種子。如果繼續修行,臨終之時就可以見到阿彌陀佛。
一些念佛念得好的人,並不是在中陰身的時候,才能見到阿彌陀佛;也不是像“臨終訣竅”所講的,會在中陰身的時候,見到那些寂靜本尊或憤怒本尊;而是在呼吸即將停止,人還沒有死亡的時候,在其面前的虛空中,就會顯現阿彌陀佛,然後他就高高興興地往生了。
在座的肯定也聽說過,很多藏地或漢地的老婆婆在臨終時,會興奮地說:“阿彌陀佛來迎接我了!”“我看見阿彌陀佛了!”等等,還會出現很多佛經中所講的往生瑞相。很多人都是這樣,在沒有絲毫痛苦的情況下,輕輕鬆松地走了。平時也許有人會裝模作樣,但臨終的時候是裝不出來的。這些都是非常真實的往生事例,不是像造物主之類的神秘之說,而是我們通過努力可以真實體會到的。
當然,如果你始終什麼法也不修,這些感應肯定就很神秘,而且永遠也無法體會;如果你能接受此修法,並且親自去實踐,就會感受到佛法的力量,體會到佛所說的一切真實不虛,對此就再也不會有神秘感了。所以,阿彌陀佛的修法極為重要,在修其他法的同時,一定要修阿彌陀佛修法。
特別是我們,如果選擇修往生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修法,也許會更容易一些,因為法王如意寶這麼多年一直在弘揚此法。往昔很多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也曾預言過,與法王如意寶接觸過的所有人,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當然自己也要努力)。本來阿彌陀佛的願力就不可思議,加上法王如意寶的接引和自己的信心,往生極樂世界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平時要修一個真正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非常難,但再難我們也要修,不能說因為難就不修了;不過能修到什麼程度卻很難預料。而阿彌陀佛的修法簡單易行,成功率也很高,因此,我們一定要修阿彌陀佛的修法,絕不能忽略這一點。
附錄:1
受戒行善的殊勝日
慈誠羅珠
藏歷是根據密續《時輪金剛》中所說的星象規律與天文歷算法推算出來的結論。千百年來的事實證明,無論是藏歷的日食、月食日,以及每月望日與晦日的確定,其精確度都不同程度地高於其它歷算方式所得出的結果。
因此,如果想在殊勝日行持各種善法,最好能依照藏歷來執行。
每個月都有一些殊勝的日子:初八、初十、十五、二十五、三十等等。而在一年中又有四個月有極其殊勝的節日:藏歷正月上弦的初一至十五為神變節;藏歷四月初七為釋迦牟尼佛誕辰日,四月十五日為釋迦牟尼佛的成道日與涅盤日。因此,該月就匯集了三個節日;藏歷的六月初四,為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日,六月十五日又為佛陀入胎日。因此,該月又匯集了兩個節日;而藏歷的九月二十二日,又為釋迦牟尼佛天降日。因為認定方式的不同,而使這些節日的具體時間會有少許差別,但其中最可靠的,就是以上結果。
據經書記載:在普通殊勝日行持善法也有極大功德,尤其是在四大節日中行持念咒、頂禮、供養、為僧眾供齋、持戒、修持慈悲心與菩提心等任一善法,其功德都會呈十億倍地增長。也就是說,僅僅念誦一遍咒語,就能得到念誦十億遍的功德,其它所有善法也可依此類推。
因此,請大家千萬不要錯過這些大好時機。能夠盡己所能地在這些節日中食素、戒殺、放生等等,是十分重要的。
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在藏歷中,時常會有缺日或者閏日的現象,這是由月球在軌道上運行速度的快慢所導致的,自有其存在的道理與必要。否則,就會出現十五的時候月亮不圓,或者初一的時候反而月光皎潔的情況。
守戒的時候如果遇到缺日,則可以將守戒日提前一天。比如說,如果某月沒有三十,則可以在二十九日守戒;如果遇到閏日,則只需守持第一天即可。比如說,如果某月有兩個三十,則只需在第一個三十日守戒。
附錄:2
法王如意寶的遺言
慈誠羅珠由錄音整理
你們要經常思維:這次我們有幸獲得了非常難得的人身;不僅是得到了人身,而且還值遇了真正的善知識;不但是遇到了善知識,而且善知識還為我們宣講了斷惡行善的方法。雖然你們聽不懂所有的內容,但卻要把握其中的主要精神,並且去身體力行。比如,當一位法師在宣說一個深廣法要時,聞法者不一定需要聽懂全部內容,但卻要掌握其中對自己有利的東西。
這次為了參加極樂法會,各地來了很多僧俗信眾。所有人的共同目的,就是為了自己、親友以及所有的有緣眾生現世能夠長壽、健康,具足圓滿的幸福,並在後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家一致認為,參加這次極樂法會,就能達到這一目的、實現這一心願。
今天是極樂大法會的第六天,會期只剩下明後兩天。在這兩天當中,大家必須認定今生具體要修什麼法,併發誓修持。其實,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法,主要就是祈禱阿彌陀佛的修法,你們平常也要祈禱阿彌陀佛,併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在任何地方,也沒有像極樂世界一樣極易往生、又具有超勝功德的剎土了。
《極樂願文》云:“八百一十萬俱胝,那由他佛之佛剎,功德莊嚴皆合一,願生勝過諸剎土,無上殊勝極樂剎。”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在行菩薩道時,曾將千百萬淨土的功德匯集一處,併發願:我成佛時的淨土,將成為這樣的淨土。如今,阿彌陀佛的心願已經實現了,只要我們發願,就肯定比其他任何剎土都更容易往生。有些剎土雖然可以往生,但功德卻不是很大。比如說,人間的五台山、普陀山,雖然也是剎土,但卻是為凡夫眾生而現前的,所以相對來說沒有太大功德。往生極樂世界,不但身無疾病、心無痛苦,而且沒有生老病死的折磨,以及貪嗔痴等煩惱;唯有快樂,壽命也很長。《極樂願文》中也說過:“彼剎阿彌陀佛尊,住無數劫不涅盤。”總之,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就只有快樂而沒有痛苦。
大菩薩在修行時,可以創立自己的淨土,但我們現在卻很難做到這一點。比如說,新建一棟樓是很難的,但使用別人已經建成的房屋卻很容易。同樣,目前我們不必創建新的淨土,因為阿彌陀佛經過無數劫的集資淨障,已經建成了這樣的淨土,我們只需直接往生就行了。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在學道的時候,曾多次轉世為關係親密的國王和王子,因此,任何釋迦牟尼佛教法下的眾生,都能往生極樂世界。你們千萬不要放棄這種發願,平時也不要忘記這一點。無論住在學院也好,還是回家也好,都要努力地念誦阿彌陀佛聖號,這是我要講的第一點;
第二點,是受持不殺生的戒,這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戒律呢?戒律有很多種,包括比丘戒、沙彌戒、居士戒以及皈依戒,哪怕受持其中的一條戒也可以。僅僅受持不殺生這這一條戒,其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不殺生的這條戒,千萬不要殺生。明白嗎?
現在出現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罪行,在末法時期魔障危害極其猖獗的時候,所有人都會造作各種各樣的罪業,其中殺生的罪業更是不可思議。如今的喇榮佛學院,擁有著在智慧、持戒、利他事業以及成就等各方面都無比圓滿的堪布和活佛,這並不是我的浮誇之談,他們在利益眾生的時候,主要就是動員大家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及斷除殺生的罪業。
這次也有一些村落發願不殺生等等,這雖然也是不可思議的善業,但與我們學院的有些堪布、活佛所作的善業相比,我們的善業是微不足道的。即便如此,我們大家同心協力所造的善業卻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放生的善業。
幾年前,我夢到了托嘎如意寶,他在夢中向我宣講了放生的功德,並讚嘆了放生。我把這件事告訴大家之後,因為是佛菩薩加持語的緣故,堪布、活佛們像得到甘露一般感到無比高興,之後便開始動員大家斷除殺生。
迄今為止,我們所放的生命已經達到了數億個。慈誠羅珠前幾天給我打來電話說,好像僅僅今年放的一種大約一卡長的魚類(泥鰍)數量都已經將近一億條,放完以後他就要回來。先後幾年所放的數量加起來,已經有好幾個億。
目前有些地方的屠宰場,因為沒有太大利潤,也應該關閉。無論如何,希望大家能努力地去戒殺放生!
善男信女們,此生是唯一的機會,你們千萬不要殺生!人生是很短暫的,我們不會長久地住在人間。死亡的時候,就像佛經(《教王經》)中所說的:“國王趨入死亡時,受用親友不隨身,士夫無論至何處,業如身影緊隨後。”一樣,走的時候,即使是再富有的人,也不能帶走一針一線;即使是管轄上萬村寨的官員,也無法帶走一個侍者,只有獨自一人兩手空空地上路。經過中陰身的艱險,在閻王前清算善惡後,絕大多數的人只有墮入惡趣,很難投生善趣。請你們反省一下,自己究竟造了多少能得解脫的善業?造了多少墮入惡趣的罪業?我們所造的大多數業,都是墮入惡趣的因。其中墮入地獄的因,就是嗔恨心和剝奪他眾的生命。
其實我們每個人即使完全戒除殺生,也能照常存活。比如,學院現在所有法會的食物,已經完全改變為素食,卻沒有遇到任何生活困難。各個地方的很多施主聽說後,也時常前來供養酸奶、素齋。以前很多僧人非常盼望能夠吃到酸奶,有些尼姑甚至將所有的糌粑都拿去換酸奶,最後雖然吃到了酸奶,回家時卻沒有維生的糌粑了。自從吃素以後,因為有很多酸奶吃,大家吃酸奶的願望也就不太迫切了。這就是布施和持戒的回報,也是斷除殺生和葷食的功德所感。你們如果能夠戒殺,在生活上也不會有困難的。尤其是不要殺害無辜的野生動物,政府也在號召大家保護並禁止殺害野生動物。所以,大家一定要盡力發誓戒除殺生。這是我要講的第二點;
第三點,是要以善心去對待所有眾生,善良的心是無與倫比的。所謂善心的最低要求,是作一個好心腸的人,善良地去對待每個眾生,不作殺生、偷盜等傷害眾生的行為。你們一定要努力地去培植善心,一切正法都可以包含在善心當中,這是我要講的第三點。
我今天給你們講了三個要點,第一點,是為了自他一切眾生而往生極樂世界,哪怕念一句瑪尼,也要為此回向。往生還要具備發菩提心等其他因素,但這些要素在這個發願回向當中已經包含了;第二點,是盡量受持自己所能守護的戒律,如果不能做到太多,也要受持不殺生這一條戒;第三點,是隨時隨地地發善心,善心既可以解釋為信心和慈悲心,也可以解釋為世人所說的好心。即使在平時,你們也要努力地行善。
因為前世的因緣,而使我們能在此生聚集在同一個地方;不但是聚集在同一個地方,而且也共同參加了同一個法會。就我個人而言,雖然有些上師說我能活到九十五歲,但這是不了義的,不要說九十五歲,我今年剛七十出頭,就已經感到體力衰竭了,所以肯定不會住世很久。多病是死亡的前兆,我十分清楚自己能活多久,也就只有像一隻衰老綿羊的生命一般長短。
這次我們的相聚,也許是最後一次。但願不是,這樣我們就有可能還會見面。明年,也即猴年的猴月初十,是蓮花生大師走遍雪域的紀念日,我們會舉行簡單的儀式來慶祝這個節日。但只能由常住學院的人蔘加,如果規模太大,政府也不會批准。另外,在持明大法會、金剛薩埵法會期間,我們也有可能見面,但願此生能夠再三地重逢。
但也許我會去世,死後我會不會回來呢?在我死了以後,你們會認為有轉世活佛,也許連懷胎期尚未經過,就會去尋找、辨認我的轉世。但是,如果我有自由的話,以我的願力決不會馬上回到這個世間,而準備在死後立即就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裡目睹阿彌陀佛的金顏,聆聽阿彌陀佛的法音,他將如同蓮花般細膩的右手放在我的頭頂,使我得到獲證菩提的授記、自在慧眼和神通,度化眾生的能力也不會像此生一般微弱。
當我像《普賢行願品》的“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一偈中所說的一般,獲得了無量功德,當我在世俗紅塵中獲得了方便、智慧、精進、禪定與神變的時候,我永遠都不會放棄度化全世界的眾生,特別是其中的雪域眾生,尤其是我生長的故土——色達的眾生。除非是我墮入惡趣而失去了自由,如果能往生到淨土,我在任何時候也不會忘記諸位同鄉和親人,你們也要努力地行善,我們雙方都要努力。俗話說:“眾人抬木負擔輕”,所以你們也要加倍地努力。
我說這些話絕不包含任何自私的成分,我弘法事業中的大多數,也絕對沒有什麼自私心,不是為了貪圖名聲,因為我在很多國家中已經享有了足夠的聲望,很多人也將我視為當之無愧的上師,但我本人卻並沒有什麼可以享有更高名聲的功德;就財產而言,在我妹妹的後事處理完以後,即使一無所剩,也立即會有人供養衣食,但事實上也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我們兩人(指上師本人與門措空行母)除了行動不便需要一些侍者之外,即使不作任何事情,在明年春天之前也不會有任何生活上的困難,所以絕對沒有對財產的希求。以前有時在看到一些東西,比如玩具等等後,偶爾在一兩天之內會有點興趣,但現在連這種感覺都消失了。因為不缺錢財,所以沒有貪慾心。當然,如果因為缺錢而整天吃不上飯的話,也有可能會產生慾望。但如果有慾望,又何必向這麼多的僧眾撒謊呢?即使全世界的財產現在可以任我挑選,我也不會有一點兒占有欲。因此,你們以後不要拿很多的財物來跟我結緣,沒有任何必要。我只希望你們能努力地行善,並勸勉他人行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