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簡短說明 ——
   前日讀【戀玉十年】兄的知識神貼,感慨良多。不禁也想把自身積累多年的念珠常識無私奉獻出來供壇友品鑒。可惜提筆即深感慚愧,策劃了如此龐大之題目不知以才疏學淺之身能否完成,可初心已發只好硬著頭皮以戀玉兄為榜樣和動力慢慢寫了,希望各位壇友能也能耐著性子慢慢讀。在下於這裡先謝謝各位了。
   圖片的搜尋和編輯工作是眾難之首,我會在我有限的個人時間裡盡量做好,有拖沓和不妥之處還請各位見諒。
   既然要講常識,就難免會無知者無畏逆市場風潮而動,若有得罪個人和商家之處,您盡可一笑而過。
——————————————————————————————
   鳳眼菩提本是一種果肉可食用的果實種子,原產於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國家的熱帶地區。近些年來由於國內文玩愛好者的追捧,在我國的雲南、四川一帶也有所移植。它的原樹是一種小葉高枝的常綠樹種,筆者去尼泊爾旅行時曾經見過,先看看原樹的樣子吧——文玩玉軒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再看看剛下樹的原籽、晾曬幾天之後、和剛剝皮出來時候的樣子——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剛下樹的鮮果,果肉充實。文玩玉軒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晾曬幾天之後到完全乾透,剝出的果核。文玩玉軒

   鳳眼菩提因為每一顆上面都有一個狀似佛之慧眼的芽眼,並且顏色紋路古樸自然,很早就作為菩提子念珠被印度婆羅門教和藏傳佛教信徒們所使用。既是天然種子,當然會生得大小不一,品相不同,所以也就開始被人為地分為三六九等,形成了價格上的天壤之別。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皮質很好的鳳眼原籽文玩玉軒
————————————————————————————————————————
   鳳眼菩提作為念珠材質大概分為四種不同的處理方式。
一、原籽
二、切片
二、磨皮
三、酥油煮
四、鑲嵌
   先來說說原籽。最初大部分印度教徒的念珠都是將剝下果皮的原籽清洗晾乾之後直接使用。生長成熟的原籽皮色呈淡紅色,眼紋清晰,眼珠突出。傳統漢傳佛教的鳳眼念珠也多見這種形制,配飾簡單清爽,非常符合古代中國人的簡約審美。現在國內好多老牌的鳳眼迷們還在堅持玩這種自然型原籽,把玩數年後外表會呈深紅色甚至紫黑色,包漿厚重,皮質玉化,視覺效果清新樸素卻古風盎然。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再來說說切片。受到藏傳佛教審美的影響,現在鳳眼的主流就是切片。把原籽兩端部分磨掉,做成藏式念珠,已經成了鳳眼玩家的首選。磨多磨少,切片薄厚的形制已經五花八門:微切桶珠、倒角鼓珠、車■轆、極限薄各種工藝無所不用其極。一般來說切片基本上都保留了原籽的外皮和眼型不動,矮樁的形狀更適合搭配一些漂亮的藏飾,不僅把玩出來和原籽是一樣的效果,還可以融合藏飾鮮明顏色的繁複搭配,視覺衝擊力極強,年代越久越是美不勝收。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微切桶珠文玩玉軒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倒角鼓珠文玩玉軒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車轱轆文玩玉軒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極限薄文玩玉軒

   再來說說磨皮。磨掉原籽的凹凸紋路,只留下眼型和斑紋,形狀正圓。這種形制好似並無古老依據可循,大概只是為了掩蓋眼型和紋路長得不好的原籽或想把尺寸變小而刻意為之(私人手工定製品除外)。現在更有甚者將其高度拋光,雖然滿足了很多喜歡亮珠子的人的需求,可是卻忽略了自然之美,反而弄巧成拙。這種鳳眼在筆者心裡價值極低,多出現於寺廟紀念品和佛店熱銷品之中,價格從白菜到各種開光加持的大忽悠,實在不可理喻。對於盤完來講已經完全沒有必要,隨便花個仨瓜倆棗買串手釧佩戴權當裝飾罷了。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磨皮高拋光鳳眼文玩玉軒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輕磨皮藏式鳳眼文玩玉軒

   下面正宗藏式的酥油煮該登場了。很多藏傳佛教徒使用的鳳眼念珠都需要一番很複雜的供養程序。一般當年下樹的原籽被采購回來都要先經大喇嘛加持去煞,然後磨成藏式桶珠用酥油進行煮制。煮制過程中會依據藏區各地的不同習俗加入紅茶、硃砂、麝香等材料。這樣煮過的鳳眼皮色一般都呈深紅色甚至暗黑色並且會帶有一股天然的酥油奶香,尤其是尼泊爾人在煮制過程中會加入印度大吉嶺的特產紅茶,珠子上出來的香味比西藏這邊單純的酥油香還更多一股清爽的感覺,聞之非常殊勝。其實筆者最喜這種鳳眼,不僅顏色藏范兒十足,而且手感綿軟舒適,最適合日常盤念。可惜這種市面上有售的大多是直徑在1.3-1.5cm左右的大珠子,不僅價值大打折扣(關於鳳眼尺寸和價格的關係筆者會在以後詳細論述),手捻佩戴也過於龐大;而小尺寸的幾乎都被上師和大喇嘛私藏,少量流入市場的也動輒天價,實在無力問津,只得慢慢尋覓了。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各種顏色的酥油鳳眼文玩玉軒

   最後談談藏傳地區特有的一種鑲嵌工藝。就是將酥油供養過的老鳳眼漏眼的部分或者將新鳳眼的眼仁部分挖掉,然後嵌進松石、南紅、珊瑚、蜜蠟等等藏傳佛寶;也有將鳳眼菩提中間一圈全部挖掉鑲嵌的,這樣做出來的單珠效果五顏六色,不僅可以將眼型不正的珠子也一併利用,而且也營造出一種藏傳美學的典範。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藏式鑲嵌鳳眼文玩玉軒

   當然隨著現在國內文玩熱的日益高漲,念珠已經不僅僅侷限於宗教領域,很多有想法且動手能力強的朋友對菩提念珠的改造可謂是五花八門。在幾個古老制式的基礎上也衍生出許多新奇的造型,在這裡筆者就不一一介紹了,畢竟一物配一主,很多時候喜歡就是緣分,念珠造型的蓬勃發展對於信仰來說的確不失為一件美事。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絕美的藏式酥油老鳳眼切片文玩玉軒
——————————————————————————————
   說完了形制,下面來說說品相、大小和價錢的關係吧。
   鳳眼可能是菩提子裡價格差距最大的了,所以其大小和品相也就最複雜。先說大小,周所周知鳳眼是兩頭貴中間賤,論毫米算錢。普通籽大概都在1.3-1.5cm直徑,這種尺寸不管是原籽還是酥油籽的價錢都很便宜,通貨在5毛以下;眼正皮質好的也不過1元1顆。1.2-1.1的一掛通貨進價應該在100-200元不等,1.0以下的一掛108不論品相價錢現在都要2000+,當然品相好的已近天價,過萬並不新鮮。1.6-1.7的單顆價保持在幾元到十幾元不等,1.8以上的就稀少了,單顆也要幾十元至百元。這樣看來似乎鳳眼玩的就是尺寸,判斷價格也就相對簡單了。其實不然,菩提子裡面對於品相的講究實在是浩如煙海,要想穩準狠地收到一掛值得長久盤玩得精品甚至極品,要研究的門道其實不亞於和田玉。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各種大小樁型混在一起的鳳眼通貨文玩玉軒

   就拿老三樣鳳眼、金剛、星月來說,其中星月和金剛串成念珠的審美都是複式的,也就是說單籽存在的毛病隨著串起來的個數越多就越不明顯。而鳳眼則正好相反,單籽本身的問題會隨著個數的增加在視覺效果上被越放越大。例如眼歪,樁型不正,紋路髒等等。你根本別指望一個籽有毛病串起來一堆來就可以忽略。這種個體審美的特質對鳳眼的品相提出了太高的要求,108顆就算是顆顆眼正,你串起來珠子一轉,眼睛後面的紋路不美和樁型的不統一就又顯出來了。一掛完美的鳳眼一定是在超大量的通貨裡極其用心地精選出來的,所以別看普通尺寸的通貨便宜就覺得一掛精品的價格也不一定有多高,筆者曾經在5000顆通貨裡僅僅挑出了200多顆精品珠,您說算起來是個什麼價格了?
   下面就說說什麼才是好品相,當然,說到品相所有文玩都存在仁者見仁的問題,這裡也只是依主流的審美和個人多年經驗來談,口味過輕或者過重的朋友可以無視。很多人說菩提子是天然生長之物何必要人為的吹毛求疵,理是這麼個理,可是您既然是玩文玩就是要玩出個心氣兒來吧,既然是玩就得玩的講究,文玩的大樂趣也就在其中。若是您只想用菩提子念念佛,那您隨便吃倆什麼果核串起來念就行了,又何必趟文玩這潭渾水?行了,言歸正傳,鳳眼先看皮色,原籽顏色一般分為黃、紅兩種,黃籽耐盤耗功夫,沒個幾年時間得不到成就感,不過真正的老玩家卻對黃籽情有獨鐘,因為黃籽盤到最後能出正宗的橘紅色,看起來舒服極了,有一種深紅比不了的精神頭兒,但是您要是覺得自己耐心和毅力不那麼夠還是先別考慮黃籽了。不過一定要說的是現在市場上的很多籽看起來都是發黃的,一種是沒成熟的籽,那種黃偏青,歪瓜裂棗多,108的盤出來也就能剩下10幾個能看的,慎用!還有一種是用藥水泡過去的皮,是那種發糠的黃色,質地輕,皮子薄,上手容易裂,顏色不好變,這種廢柴壓根別玩,還不夠聞藥水味噁心的呢。真正的黃籽鳳眼皮質厚實,顏色黃裡透紅,上手沉,手感好,一定要仔細分辨。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天然黃籽文玩玉軒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糠籽文玩玉軒

   再來說紅籽,紅籽的顏色上手之前比黃籽好看,也更能滋長玩家的信心,大部分玩家都是選擇這種顏色的購買把玩。不過紅籽裡有兩個特殊品種需要說說。一種是落地紅,也就是說生長得很成熟的原籽下樹就是紅的。一種是陳籽,下樹之後放了1-2年,顏色經氧化所致已經略微發紅。落地紅呢不是不建議玩,只是盤玩之後是很深的紫紅色,尤其是手汗多的人能盤成黑紅色,個人不太喜歡那種顏色,總覺得少了點靈性。當然現在很多商家都在鼓吹落地紅,其實真正的落地紅並不多,而且尺寸一定不小,小心別被商家用高價忽悠了。陳籽是非常好的,鳳眼原籽陳兩年再上手掛瓷包漿都快,而且還不容易裂。不過現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很少有商家願意真的把進的貨放兩年再賣,所以陳籽其實也不多見,要是玩家之間的交流尚有可能。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落地紅文玩玉軒

   看完了皮色,接下來就該看皮質了。好皮質的鳳眼肉厚,紋路清晰自然,上手沉重,看起來有一種天生的壯實感,可這個只能是個經驗問題,無法量化,最好是購買幾串通貨自己挑出來順眼的湊夠顆數盤玩,盡量別相信商家所謂的什麼皮質無敵之類的說法,畢竟沒標準的東西不好定性。皮質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玩出來的成色,您多買一些也能在玩出色差之後替換替換,玩多了自然就心裡有數,若是隻見過一掛鳳眼就敢說那是皮質相當好的籽就太閉門造車了,玩到最後您面對眼前裂的裂,糠的糠的一堆小珠子,若沒點阿Q精神就只能是徒惹煩惱了。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皮質很好的桶珠,黃裡透紅文玩玉軒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精倒角的紅籽桶珠文玩玉軒

   皮色和皮質選好了就該看眼型了,眼型應該是鳳眼最重要的一項標準,眼線要深,眼珠要突出,眼部形狀要飽滿自然,眼內最好別有深紋,這樣才顯得精神有靈性。眼睛的位置要正好和上下孔洞形成十字形,這樣串起一串看起來才能是顆顆眼正。大部分通貨裡眼睛基本上不是歪,就是小,要不然就是比例失調,細心挑選很重要,不然您弄一掛看起來都是斜眼冷眼眯眼的鳳眼天天盤玩哪能舒服呢?
   最後是紋路和樁型,樁型這東西從照片上可真是不太好看出來,網購的朋友應該最頭疼這一點。雖說是天然種子不可能長成正圓,但是那些歪七劣八的珠子一定是不被人接受的。這突出一塊那凹進一點都會使您在盤玩的時候心裡堵得慌,呵呵。所以還是要盡量能上手或者找信任的賣家購買原籽,看起來渾圓的珠子不僅串成念珠之後會顯得和諧喜人,也是原籽生長得更成熟的標誌之一。
   現在很多人只關心眼正卻忽略了紋路。其實您看一掛108的念珠不可能正好看到所有珠子的眼睛部位,也許大部分您看到的都是背面的紋路,細膩也好,霸氣也好,總之紋路要有美感才能被人欣賞。太密太稀,多一塊少一塊的都不會好看。所以要想出一掛精品,紋路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卻也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皮質不錯,但是仔細看,眼型和紋路都不過關。文玩玉軒

   怎麼樣?現在是不是覺得出一掛真正的好鳳眼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色好、皮厚、眼正、樁圓、再加上均勻的網狀紋路才是王道。可惜這麼多的標準卻很少被現在的初級玩家所認識,也就造成了鳳眼市場的極度混亂。看看淘寶上大把大把的1.0小鳳眼都是沒成熟的歪瓜裂棗,黃的黃、歪的歪,眼睛紋路和樁型都毫無美感可言,要價竟然都幾千甚至上萬。更有甚者用小酸棗核來冒充極品小鳳眼。實在是可氣又可笑。所以建議玩家們在對待鳳眼的問題上不要一味求小或者一味求大,玩意兒這東西美感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經濟上的實力還不夠可以從普通尺寸的玩起,既然喜歡就盡量地多接觸鳳眼這種菩提子,慢慢地你就也能分清什麼才是好的、美的東西,也就為以後有了實力再收極品打下了基礎。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一掛小尺寸通貨,大部分歪瓜裂棗,可這樣的品相也敢喊價上萬。

[念珠之菩提篇]——[細說鳳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祕密主 的頭像
    祕密主

    祕密主的部落格

    祕密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