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知識] 翡翠鑒賞七大要素
{文玩玉軒}
翡翠,玉中之王——世界名玉,身份地位之象徵;素有玉不雕不成器,主要指好的雕刻工藝使玉石增值,但是,如果賦予中國文化元素的創意作品,其價值倍升,不僅美觀和高雅,還具有較高的藝術性;那麼如何鑒賞翡翠作品?美的藝術鑒賞角度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鑒賞標準是相通的,據研究表明,主要有以下鑒賞七要素:
翡翠的種
結晶的大小(越小的結晶越好)極細粒:在10倍放大鏡下不可見。細粒,在10倍放大鏡下隱約可見。中粒:在10倍放大鏡下易見,肉眼隱約可見。粗粒:肉眼可見。極細粒:肉眼極易見。
翡翠的水
指透明度,翡翠玉質若聚光能透過3mm深,稱為1分水;若能透過6mm深,則為2分水;若能透過9mm深,則為3分水。
翡翠的色
指翡翠的顏色,主要有綠色、白色、紫色、紅色、黃色、黑色。以濃、陽、正、勻為上品。“濃”是指顏色有力度,不單薄;“陽”是指色澤鮮明,給人以開朗、無郁結之感;“正”是指沒有其他雜色混在一起;“勻”是指均勻。
翡翠的底
指內含物少,清爽、無雜質等。好底:質地堅實、結構致密、光線柔潤、底色好,冰通透艷,瑕疵極少。一般底:有一定的雜質和瑕疵,內含物不占主流視覺,底有雜色。差底:比較木訥,有明顯的內含物,肉眼可見較多白棉、黑斑、灰絲、冰渣等瑕疵。
翡翠的裂
翡翠中的裂塹、綹裂。無裂為好,能巧妙避開的裂則可以接受。肉眼明顯可見裂為次品。
翡翠的工
指翡翠作品的工藝水平高低及文化內涵。好工:對稱和比例協調,繁簡得當,取巧用色,工藝傳神,創新別緻,文化內涵豐富。一般工:主旨清楚,表達得當,工藝嫻熟,雕劃流暢,寓意明確。差工:主題不清,技藝欠佳,比例不正,缺乏美感。
翡翠的形
指形體美,比例協調。好形:形體美,厚實,可人,沒有太多去除部分,較好保持原形。一般形:形體較好,有較多的工藝調節比例,完整度較好。形差:長寬厚極不成比例,過於單薄或修長,形狀彆扭,太多工藝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