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極珍貴殊勝的「普巴喉部修證獨意金剛橛法」

 

 

~祕密主~.PNG

781c28c6858f41c981529c05197c42a5 (1).jpeg

極珍貴殊勝的「普巴喉部修證獨意金剛橛法」


巴發現的《普巴金剛伏藏》則是屬於[那南傳承],這些伏藏實由那南多傑敦珠所埋藏,後來其復轉世為列繞朗巴取出。又堪布晉美彭措之《頸袋金剛橛》亦屬於那南多傑敦珠的傳承。這就是此三種傳承的來源實據,彼等均屬於[伏藏傳承],皆是源於蓮師在西藏傳出的各種普巴金剛根本教法而來。這些伏藏法先被埋藏,而日後則由諸伏藏師於適當時機依種種授記的指示發掘取出。

據續部所說《普巴金剛續》於此世間的來源,在此告一段落。

乙一     依續部所說

本初佛普賢王如來在色究竟天清靜法界,現為與諸佛無異的八大嘿嚕迦導師,以其離言心慧之[金剛句]向彼等與諸佛、菩薩無別之清靜圓滿眷屬,傳授《八大成就法》。秘密主金剛法將所有這些證悟教授結集,以神通力寫成文字,置於寶箱,帶往達謝扎巴佛塔處,並由當時在場的大空行母列之旺摩(事業自在大母)及如海量之空行母埋於佛塔內而為伏藏(其位處於今日的印度境內),這些空行母亦被委任為此等伏藏的護法。

其後,吽迦囉、文殊師利密渣(妙吉祥友)、龍樹藏、蓮花生、達那桑之達、啤瑪那密渣、南布咕哈及生迪加巴等八位偉大之金剛上師,適時共聚於可怖寒林屍場,並一切安住於三摩地中;以是因緣,即令佛塔內藏有《八大嘿嚕迦教授》之寶箱放出無量光明、彩虹及各種奇異徵相,顯現於彼等聚會之處。諸空行母及大力鬼神,其任務是伏藏的守護者,常在佛塔巡行,如是即為諸上師的天眼所見。因此諸大師即明了此等一切皆暗示現前佛塔內的教授,若非是一種能摧毀全世界的威猛真言,便是一種能成辦世間目標或究竟證悟等兩種最上喜樂之法。籍彼等的智慧觀照,已明了為了攝受他們於正法勢力之下,是時候要以多瑪、那達、藥物等[三昧耶物]施予空行母及眾鬼神,並籍誓句把彼等約束起來。於是空行母便到來問眾大師有何命令必須要她們完成。眾大師便說要空行母取出藏在佛塔內之寶箱交給他們。
 
空行母把寶箱取出後,便將其中一個由白銀所造,內藏《意業清靜嘿嚕迦續》之一切教授的寶箱交給金剛上師吽迦囉;然後他們取出藏有《身業清靜嘿嚕迦續》之一切教授的鐵製寶箱交與文殊師利密渣;把內有《語業清靜嘿嚕迦續》法門之銅箱交給龍樹藏;內有《普巴金剛密續》教授的綠松石寶箱則交給蓮花生大師;藏有《殊勝嘿嚕迦續》之教法的黃金寶箱給予啤瑪那密渣;由犀角所做內藏《役使瑪摩密續》成就法訣要之寶箱給予達那桑之打;內置《世間供贊密續》諸尊修法的瑪瑙寶箱則交給南布咕哈;最後再把藏有《猛咒詛詈續》教授的天珠石寶箱給予生迪加巴。另外一個由五金造成鑲有珠寶的寶箱,其內有與《八大成就法》隨順一致的八部修法;此法不像其它教法一般各別修持每一位本尊,而是把八大成就法同時合修之法門。空行母八這個寶箱放在八位上師中央,卻沒有特別交給任何一人。此寶箱中之教法便是《八大成就法總集》。

當八位大師獲得寶箱後,便各自把其開啟並取出教法,可是他們之中卻沒有一人能開啟最後那個內藏《八大成就法總集》的寶箱,故他們便一切安住於三摩地七日,一念專注向諸空行母求助;如是七天過後,最後按寶箱的封印自動裂開,《八大成就法總集》的教授就是這樣一來才能被他們取出。

在其它的歷史記載中卻說,由於他們八人不能開啟這寶箱,便把其再藏於佛塔之內,後來蓮花生大師再回來把箱子掘出並把封印開啟。當蓮師取出《八大成就法總集》後,守護伏藏的空行母便請求蓮師修持此法並把其弘傳於世。又依另一說法所言:普巴金剛橛之教授乃是由空行母取出傳予金剛上師渣巴哈迪之手,後方再傳給蓮師。但不管怎樣,藏有《八大成就法總集》的五金寶箱乃是由空行母親自傳予金剛上師蓮花生大士。

《普巴金剛續》出現於我們此世間的解釋到此為止。在西藏,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及格魯派等所有傳承皆修持普巴金剛,但是普巴金剛橛的種種密續及傳承卻唯源於舊譯寧瑪傳承。
 
 
 
甲二     本尊普巴金剛的來源

我們於本節要講述事業本尊普巴金剛出現於此世間之理。所謂出處意即其向所化者作首次示現也。此可分三門而說:

(1) 所調伏者
(2) 能調伏者
(3) 調伏之方便

乙一     所調伏者

[所要調伏者]總是說一切有情
,而別者乃是我們將會在此講述的[汝渣黑解脫]。於此,一般有三種方式來【解釋】[汝渣rudra(漢譯為大自在天)];第一種[汝渣]與色究竟天淨土之[忿怒嘿嚕迦]相同,此等嘿嚕迦雖現出腳踏於種種不同眾生,以降伏彼等之相,又儘管其名稱與[汝渣]有關,然而他們實為佛[報身]sambhogakaya之示現。

第二種[汝渣]乃是諸佛菩薩所化現,此[化身]nirmanakaya是應所化有情而個別隨順示現於其剎土之中,除化現為釋迦牟尼佛外,還示現那些外相敗壞之身。例如釋迦牟尼佛曾化現為一些壞法之比丘,其越法犯戒之行乃被用做說明何事不應作,及建立梵行律儀的例子;所以無論怎樣,彼等均為體性清靜之化身,故此這兩種[汝渣]堪為真實的皈依處,但亦非此處所要談及者。與此有關者乃是第三種[汝渣],而我將引用《金剛橛涅盤續》及《金剛忿怒根本續》二續中所說之最共同處作解釋。
 
第三種[汝渣](是一種因破壞密乘誓句,特別是上師三昧耶的行者死後而受生之魔眾),其性極壞,並且是有實在形體的眾生,其因為在宿世曾破壞續部[誓句]samaya,故此感生暴惡身相之果。此等汝渣常與其它暴惡眾生結黨為伴,其所為主要是於秘密真言乘教法的弘揚作障礙。故爾,無上秘密真言行者在事修[大修行支]等重要修法前,便會舉行名為[解脫汝渣之修法。籍此修法來誅滅及渡脫[汝渣],如實,汝渣及其眷屬即自然解脫,保證彼等不能引生障礙。這樣一來我們的秘密真言修持從開始便會遠離一切惡緣,並決定出生種種吉祥順緣。

有情受生為[汝渣]的主因,乃是由於敗壞所承諾的秘密真言誓句。我必須於此再

0.jpg

極珍貴殊勝的「普巴喉部修證獨意金剛橛法」
索甲仁波且Sogyal Rinpoche
一九九七年六月序於列繞令寺Lerab Ling


在各位開始閱讀此教授法前,我誠意請求各位首要在心中發起[菩提心]。[菩提心]意即為利益一切如虛空數之無量有情,志求成就佛果之心願,由此[為利他而成佛]之發心所策勵,你們方應該接受秘密真言之教法,復做殷重行持,這便是我們要了解菩提心的理由。

南佐堪布仁波且 致

正文:

本書所說的主題是來自[無上秘密真言乘]之教授,要言之,秘密真言續部的教法被視為印度佛教最重要的教法,雖然一切教法皆完全與彼等教法之究竟果位-----[無上正等正覺佛果]相順,然而其中卻出現了不同的傳承,其理乃因佛陀為相應不同根器之學人,故需要運用不同的方便教法作出調教。特別在西藏,這些教授法則相對於其被翻譯的時期而發展出二系不同的傳承。在早期被翻譯者名為[舊譯派],亦即是[寧瑪派];於後期所翻譯者則被稱為[新譯派],或是[沙瑪派]。

[舊譯寧瑪派]是由法王松贊乾布及大譯師與西藏文字的創立者吞彌三布扎的時代開始,先傳出觀音之[經典]與[續典]。由此時起,許多印土之大班智達入藏,並與藏地之譯師共力把不同的[顯經]、[密續]引入西藏。此令寧瑪派於西藏形成的特殊環境,延至博學多聞之大班智達念智及大譯師龍增卓桑(法賢譯師)的時代方告一段落。隨後新譯派的經、續,便由大班智達仁欽桑波(寶賢)等大師建立,並與寧瑪派共存於藏土。

在舊譯寧瑪派的續部傳承中之三根本本尊是:
(一)八大嘿嚕迦
(二)密意總集Gongdu―――――依寧瑪派拉則仁波且所言此本尊修法全名應為《上師密意總集》
(三)普巴

本書是以此三者中之[普巴金剛]為對象,我將會分成三部分來討論:
(一)《普巴金剛續》的來源
(二)本尊普巴的出處
(三)行者如何修持普巴金剛之法
 
 
甲一     《普巴金剛續》的來源

  依照[大瑜珈乘]之兩系所言,《普巴金剛續》在我們世間的來源可作二種解釋,此中普巴金剛之傳承可分為:
(一)續部傳承Gyude
(二)修部傳承Drupde或稱為成就法

乙一     依續部所說
  
  《普巴金剛續》在此世間的來源可攝為三種法規:
(一)聖者本覺心印傳承(聖者意趣傳承)
(二)持明表示傳承
(三)瑜珈士口耳傳承(補特伽羅口耳傳承)

[勝者本覺心印傳承]始於“法身普賢王如來”,當普賢王如來示現其[色身]時,即成為[遍攝五部傳承]之[六部遍主普賢王如來]。所謂[示現]者,事實並沒有超出於佛自身在[色究竟天清靜法界]的示現,又其眷屬雖別顯現為五部佛父、佛母及諸菩薩眾,但是從絕對的角度來說,彼等卻與佛之心意共為同一之相續。有時[六部遍主大師普賢王如來]為眷屬說法,並非籍文字、音聲來宣說,而是[說法者上師]與[眷屬]兩者皆無有分別,唯共安住於同一的悟境中,而此即為[說法]之意。又此等所說之[法]的內容唯是[無上秘密真言],而絕不是顯教之經典或次級之密續。[眷屬]則主要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金剛手菩薩及五部報身佛,雖然彼等是於同一境界現為與遍主大師普賢王如來有別之相,但是彼的的示現實僅是暫時為了成辦說法之事而已,究竟而言,彼等唯是[佛意]所化現。在所有的[無上秘密真言]中:十八部《大瑜珈密續》及六百四十萬頌的《大圓滿密續》皆為大師遍主普賢王如來於色究竟天清靜法界所傳授。

十八部《大瑜珈密續》是與佛之身、語、意、功德、事業五重有關,其中每一支又別分為身、語、意三部。如以[身支]為例:便有[身之身]、[身之語]、[身之意]三環,同樣情況亦重複出現於其餘的語、意、功德、事業等四支中,如是便成為十八部《大瑜珈密續》的前十五續,而餘下的三續乃名為《總續》,彼等亦隨順身、語、意三部而劃分。
《普巴金剛密續》是屬於[事業支]內所分出的[意]續,故此又名為《意事業續》,此續共又十萬品,其所說皆是普巴金剛之法。又如有名的《秘密藏續》便屬於《意總續》。

現在我們將轉而介紹第二種傳承,此即[持明表示傳承]。總括來說,無上密續之教法皆由文殊、觀音及金剛手菩薩所傳揚結集,並從無上清靜法界色究竟天傳承至【世】間。他們以兩類方法傳出:一是對向人道有情,另一是對向非人眾生。文殊師利菩薩是往天界向諸天,特別是向天人[渣等卓貢]說法;觀音菩薩是到龍族所居之地,首先對龍王[初布勒波](黑喉龍王)及與其一起之龍族傳法;金剛手菩薩則於夜叉的國土,把教法授與夜叉貢杜桑波(夜叉普賢)及其眷屬。此等傳承非由語言詮釋,反唯籍象徵、印契表示而代之,如是令彼三類所有聞法會眾全悉共達證悟。此即無上續部傳承弘揚於[非人]世間之簡介。

以下是說續部初次傳至此世間之人及非人的過程;在釋迦牟尼佛涅盤後二十八年,五位來自五類眾生,背景極為特殊的勝者(五大持明),以神通力聚集於喜瑪拉雅山峰――若以其它方法是難以登上此山之頂峰。此五位聖者是:(天持明)天王渣登卓貢、(龍持明)龍王楚波、(夜叉持明)夜叉加達冬、(羅剎持明)羅剎洛著達登及屬於人道之(人持明)吉美扎巴(有譯為無垢稱)。

由於此五者是有感於佛入滅後,正法即將淪亡,故此他們便悲切向十方諸佛誠懇祈求。如是,一切諸佛即總集示現為金剛手菩薩之相,降臨於彼等面前,並親把所有在色究竟天清靜法界之經教傳予他們。金剛手菩薩將色究竟天淨土的所有續部法門結集後,便以表徵指示之法傳此五位持明聖者。
 
羅剎洛著達登把此等經教以吠琉璃寶石為墨寫於金紙上,並把他們埋藏於虛空中。其所作之事業乃含有七種(殊勝)意趣:

  (一)上書經文者為金紙,此表因殊勝。
  (二)以吠琉璃作墨寫經,此表緣殊勝。
(三)盛放經卷的莢子乃為五寶所成,此表乘殊勝。
(四)經典所藏之處是遠離壞滅之虛空,此表處殊勝。
(五)保護此等經典是智慧空行母,此表守者殊勝。
(六)此等教授之法主是國王[渣],此即上師殊勝。
(七)國王渣的弟子是能夠傳持延續此法傳承之具緣行者,此即受法者殊勝。

復次,此一傳承的加持力及密意,乃直接顯現於第三種傳承即[瑜珈士口耳傳承] (補特伽羅口耳傳承)之中,此傳承始於國王渣在任沙珂國國君的時代。其時,國王渣在淨境中目睹十八部大瑜珈之續典及一尊量為一肘的金剛手菩薩像降下其王宮之頂上。此等密續的表相看來頗似是由[羅剎洛著達登]所寫者,與此同時,國王渣更獲得七個極吉祥的夢兆,於是他便在金剛手菩薩像前祈願,此時他便自然通達《大瑜珈續》中之《親見金剛薩埵尊顏》一品的內義,又當他其後於定中召請金剛薩埵時,金剛薩埵即現身於面前,並以自身的身、語、意來加持國王渣的身、語、意三門,籍此授予他密續的傳承。

國王渣把這些教法傳予咕咕那渣,咕咕那渣傳予因渣菩提王,因渣菩提傳予星哈那渣,星哈那渣復傳予歌曼達華公主。此等上師各有十萬位成就其所學之法的弟子。所有行者無有一人例外,全悉證得無死之果位;彼等皆不捨肉身,當下升入虛空,直趣持明淨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此等教法亦同時被鄔金大堪布蓮花生大師、聖者啤瑪那密渣上師及師那曼殊大師所繼承,他們各人皆傳持大瑜珈所有之十八部密續。據蔣貢公珠仁波且所言,蓮花生大師亦曾獲國王渣親自傳授此等教法。所有此等大師均成辦與本尊之心慧一如無別,虛空法界與智慧融合之性,由此而證得持明之位。
現再介紹三系傳承(國王傳承、佐摩傳承及那南傳承);若我們依阿闍黎朗立所教,來單獨觀察《普巴金剛續》,那在普巴金剛之中圍上便有約三十七種[自圓足]之續典,及十六種較為精要簡略的法要,並不需要依靠其它續典來做補充。《大瑜珈續》雖有無量無數,但在十八部密續所開示的要義,已有大部分傳至我們的世間,而為我們所見得的《普巴金剛橛》,其在《大瑜珈續》的廣大法規中,乃是屬於[事業中圍]。

蓮花生大師獲得隨許授記而成為此《普巴金剛續》及其一切諸續、口訣教授之教主。當我們從勝義諦的觀點來看這位偉大的金剛上師蓮花生時,他本來便已成佛,與普巴金剛無異無別,從未分離,然而為了有情之義利,他仍通過修持普巴金剛,現前親見身外之普巴金剛,從其本尊處接受《普巴金剛續》的修法,並籍普巴金剛之覺悟心意引生虛空法界智慧,最終無礙通達一切所知境等事業來教化他們。無論如何,為了保持傳承的法統,故他亦從金剛上師渣巴哈迪處接受密續的灌頂傳承。

蓮花生大師後應赤松德贊之邀入藏,當他【應邀】前往[中藏]途中時,逼不得已現為普巴金剛之身降伏藏土之頑劣鬼神,並以誓句來約束他們,逼使他們作為佛法日後在西藏弘揚的守護者。他到達中藏後即加持藏王將欲興建西藏首座寺院之地點,如是桑耶寺終能建成。蓮師傳給其二十五位心子的首種無上秘密真言教授,便是普巴金剛橛之修法,令他們能去除修持佛法的障礙。他向某些行者傳予簡略的教授,而對另外一些樂廣大的行者,則傳予普巴金剛所有的一切修持方法。
這就是由蓮師之普巴金剛根本教授傳承而開出三支傳承的理由。其為:

ㄗ1ㄘ 西藏國王赤松德贊之國王傳承。
ㄗ2ㄘ 王妃移喜措嘉之佐摩傳傳承。
ㄗ3ㄘ 蓮師二十五弟子之一那南多傑敦珠之那南傳承。

此等傳承的名稱是來自於蓮師初時把各別的普巴金剛法傳予何人而立。若我們把這三種傳承連同後來在西藏發現的伏藏來說;那[國王傳承]便是由無畏洲於其《普巴金剛橛伏藏》中發現;[佐摩傳承]是出於由移喜措嘉所埋藏之伏藏,後來由珍寶洲所發現;最後由伏藏師列繞朗講述這[汝渣]的真實典故:

在我們現時生存的年代名為[賢劫]過去一萬二千零六大劫之前則稱為[普莊嚴劫],其時有世界名[現喜],就像釋迦牟尼佛把佛法弘揚於此世間一般,那時乃由大師不動如來Aksobhya把佛法傳揚於世間。當時有一位傳授秘密真言乘教法的比丘托噶孫奴。在他隔壁住著一戶稱為[賈加雅]的富貴人家,他有一子名[黑解脫],而黑解脫有一僕人叫[等帕]。一日,黑解脫及其僕人同為一事登門拜訪托噶孫奴,並極為恭敬地請教他一個問題:“我們聽聞閣下這裡有一個能隨自所欲,受用一切的解脫之道,這是否屬實?”比丘托噶孫奴答道:“不錯!確實有這個教法存在。”

黑解脫及其僕人登帕得聞此語雀躍不已,於是當他們求得允許後便即趣修此法門。黑解脫不斷請求托噶孫奴,把容許行者籍受用欲塵以得解脫的教授傳給他們。比丘托噶孫奴告訴他們:“若行者能證得實相本性,那即使他犯上殺、盜、妄語、邪淫等亦能證得解脫,雖然從世俗見解而言,此等不善業當會令你縛於輪迴之中,但是只要你能證悟心之本性,那儘管造下此等惡業,也可得到解脫。”可是黑解脫卻似懂非懂,所以當他聽聞這些教法之後,卻忘記了在能以此道修持之前必須要認識心性;反之,他把法義錯解成:“唯籍殺、盜等業便能獲得解脫。”雖然他是此地領袖之子,但是其內心已暗自積集了極端的邪見惡念。然而,其僕人登帕的根器慧力卻非常敏銳,能通達秘密真言的內義,所以其外表雖為一奴僕,然內裡已成為一位秘密真言的清【淨】行者。
 
當黑解脫及登帕發現彼此的見解有別且互相沖突時,他們不斷辯駁諍論,終於他們諍論到老師托噶孫奴處請求評理。當他們向托噶孫奴詢問彼此的見地孰對孰錯後,老師托噶孫奴的回答是登帕是對的,而黑解脫的見解是錯誤的。如是即令黑解脫勃然大怒,且對老師產生嗔心。他本以為老師最少也會評定兩者皆對或是兩者皆錯,若說一者對而另一者是錯,則令人難以信服。他的嗔心令他對老師生起邪見。

由於黑解脫之父在當時乃身為村長,故他受了其子的煽動後,便把僕人登帕及比丘托噶孫奴逮捕,並當眾侮辱他們,更把二人放逐於外地。這個狂妄偏激的黑解脫已完全錯解無上秘密真言之道,他自以為可隨意作男女邪行及誅殺等事,於是他便無所畏懼地住於屍陀林中,以人肉為食,剝人皮為衣。在屍林處之野獸,如食肉的猛獸、野豬及禽鳥等皆喜為其眷屬,不論誰人途徑此地均為其所殺。他更集合大群娼妓以供其玩弄折磨,此等行為終令他積集了重大的惡業。
所以當[黑解脫]命終時,便立即受生於[金剛地獄]之中。只有那些破壞秘密真言三昧耶的行者才會受生於此特殊的地獄中。黑解脫的惡業已經成熟,並依其行相漸漸報盡,當此果報盡後,他便於每次受生時,緩慢地在各種地獄道中出入流轉;他從[金剛地獄]生於[八熱地獄]後,邊在[八熱地獄]和[八寒地獄]中不斷生死流轉。不論善業或惡業,最終亦必會報盡,此乃[業]karma之本性。故當黑解脫的業力成熟時,便感生地獄之果,於此業果報盡後他終能受生為[餓鬼]preta,並要於六大劫中長受餓鬼道之苦。又此業盡後,他復受生為一個相為[汝渣黑解脫]的[食肉羅剎鬼]raksasa。因為黑解脫在過去世於托噶孫奴座下學習時,他常觀修自身為秘密真言乘的各種忿怒尊,並且時常持誦忿怒尊的威猛真言,雖然他所修的密法並不是如法之[生起次第],但仍能生出強大的業力,所以令他受生為一個能駕馭[欲界]及[色界]下層十二天的大力羅剎鬼。他已經成為一個勢力龐大的統治者,六道中無有一眾生能有損於他。;反之他卻不斷忙於殘殺、吞食其它有情,對他們恣意損惱傷害。以上便是汝渣的典故,對於[所調伏者]的解釋說畢。

據說若我們知悉世間鬼神之來源典故,那他們便不能再加害於我們,此對汝渣而言亦同樣有效,當我們明了其緣起出處,即可遠離其惡勢力的影響,所以我才不厭其煩地解釋這汝渣的歷史來源。
 
 
汝渣的目標主要是針對修持無上秘密真言的行者而欲作加害。這等障礙無上秘密真言乘之正法及行者的眾生,現常被人稱為[具誓鬼眾]。其上品者乃生為汝渣,而下品者則生為汝渣之眷屬。雖然汝渣及其一切眷屬均需降伏,但是若以一般溫和的方法來降伏汝渣,卻絕對難以成辦。[經部]sutrayana各乘並沒有開示用於降伏此類眾生之方便,所以調伏汝渣之法在顯教經乘的經文中亦不曾提及,然而在無上秘密真言乘之道軌而言,若有如是要降伏之有情,那即**種方便法門以供行者作降伏之用。總之,秘密真言乘的殊勝是具有眾多的方便,能對應於任何情況。在真言秘咒之中,用作降伏汝渣之方便法門乃名為[渡脫]。

乙二     能調伏者

又,為了[汝渣]黑解脫一事,[事業嘿嚕迦]便向色究竟天淨土之三世諸佛做勸請,而諸佛亦皆明了彼處之苦況及這個狂亂的眾生,故他們特共聚商討,以決定誰可有效對治汝渣。諸佛悉明了用溫和的方法是難以成辦此業,故一致同意必須以一特殊之忿怒化身來調伏汝渣。諸佛為了一切有情之利益,便由大悲心化現出[馬頭明王]等無數忿怒本尊拉降伏汝渣。以上乃是出於某一些解釋中之說法,但以下我會依《普巴金剛續》來解釋為何能調伏[汝渣黑解脫]者無有過於[普巴金剛]。

乙三     調伏之方便

要言之,於諸佛、本尊示現化身時,應了知此決定不變之事實:就諸佛之化身的本性而言,其乃究竟清淨,但於各別所化有情之剎土展現色身rupakaya時,其乃全為相應於眾生所能證知者而無礙變現種種化身。是爾,化身之“靜”、“忿”及“相好”、“標幟”皆各有不同,故有[八大嘿嚕迦]、[上師密意總集]Gongdu及[普巴金剛]等不同之本尊。但是此等色身均為佛智之示現,皆由法界Dharmadhatu直接出生。又當諸佛觀待於各種有情時,其即方便現出廣大繁多之化身來相應根器各有不同的眾生,所以他們之相有時極為和悅,而有時則極為暴憤。

例說,於寧瑪傳承中,佛陀便各現出六道之身相來相應彼道之有情。在[地獄]道中,他現身為地獄之主[降炎摩]yamataka而調伏彼道之有情;於[餓鬼道]則現為鬼王“焰口”;於[畜牲道]則現為獅子(獅子堅固);於[人道]則現為[釋迦牟尼佛]Shakyamuni;於[阿修羅道]則現為阿修羅王[達桑裡];於[天道]則現為[帝釋天王因陀羅]Indra。但就修法而言,我們應把此等在六道之化身全觀成與釋迦佛一般之和悅慈相,蓋因我們已慣於視佛為人相也。所以唐卡師常以此種方式來表現佛相,而不是佛在其它各道如地獄道等的真實現相。現舉二例說明;當我們在觀修[靜忿百尊海會]時,此六位佛陀在壇城中圍之內乃現為人相之化身佛;又於[南卓傳承]中,觀音菩薩自身廣大示現眾多身相,並非僅是為人熟悉手持蓮花之四臂觀音。續部有說諸佛化身並無定相,故實不可過於拘泥其界限,蓋因他們是應所化者之習氣根性而示現。

汝渣能有如此善緣得遇普巴金剛,乃因他在過去生曾從比丘托噶孫奴處受學,能值遇秘密真言之教授,故方能獲得如此的教化。雖然汝渣現在僅是賢劫一千零二位佛陀之護法一「大黑天」 Mahakala,但他已被授記將於未來世在[地下界」中成佛。
然而,這種汝渣已全為普巴金剛所渡脫之說法,唯是於此特別的時位而言,不管怎樣,這僅是其中一種說法,事實還有許多因為不能守持續部誓句者轉生為汝渣;彼等受生為邪惡之魔軍,為修持秘密真言者製造障礙,阻撓他們持守清淨密戒三昧耶。當蓮師初次把秘密真言之教授傳予其西藏之二十五位根本弟子時,已經預知他們的密咒修持將為這等魔軍所擾而遇上障礙。今日,像我們這些修行者,亦要憑藉普巴金剛的修持,方不會再被這些欲障礙秘密真言修持,及阻撓護持清淨續部誓句之具誓魔眾所損惱。
 
甲三 普巴金剛的修法

乙一 普巴金剛的根、道、果

「根位普巴金剛。應被解為[自性本來無生],[離一切分別戲論]及[當下任運圓滿具足一切佛身、根本智慧」之心識。

[道位普巴金剛]是指當下存在於[根位]中之[三身]、[五智],於此憑藉[方便]、[智慧]shes rab雙運而現為普巴金剛主尊、眷屬之明顯淨觀。此[道位普巴]有四種:

(一)明覺智慧普巴 rig Pa ye shes kyl phur pa 。

(二)菩提心普巴 byang chub sems kyi Phur Pa。此指圓滿次第之慧。

(三)無量大悲普巴 tshad med snying rje’I Phur Pa。

(四)表相普巴 mtshan ma rdzas kyi phur pa(或稱為「有為法普巴J dus byas rdzas kyi phur pa,此即是我們稱為「普巴」的法器實物。

[明覺智慧普巴]是以[虛空]與[明覺]rig pa心慧雙運不二之[自生智]rang byung ye shes為首要,意即在我們之修行中,以此智慧普巴印定輪、涅一切諸法,藉此慧觀,一切顛倒妄相悉無余滅除,行者即證得[無二智慧法身]。

[菩提心普巴]是指真言密咒之道,此道於[大瑜伽]中主要是由[智慧道] shes rab lam及[方便道] thabs lam所構成,此法便是屬於後者。[菩提心]是指在圓滿次第的修持中,把上門之風息與下門之明點和合所生之[大樂俱生智慧] bde ba chen Po lhan cig skyes pa’i ye shes。以此[菩提心普巴]印定我等不淨之風、脈、點覺受而淨治之。此法是以壇城主尊父母之清淨報身為主。

[無量大悲普巴]是絕不捨棄一切有情之大悲心。藉無量大悲普巴來印定六道一切有情,令所有六道輪迴皆得清淨,故此即證得化身。
 
[表相普巴]是指我們用作觀想所依dmigs pa’i rten之普巴,即是與普巴金剛之本尊畫像或塑像共同陳設於佛壇上的實物法器[普巴派](又名普巴杵)。行者若有能力則應以木、石、泥土塑造之圓滿壇城諸尊為上,此等本尊大多手持普巴撅,否則也可以用彩沙來建立壇城中圍,復以一金屬制之三腳[普巴匣] Phur Pa’I sgrom為助,把普巴橛如法陳設於適當之位置上,以此來表徵壇城諸尊。此等用於觀想所依之實物,便是[表相普巴]一詞的主要含意。然而依上述之觀法,也可進而包攝[觀想本尊]及[於實相召請本尊]之法,因為此二者皆是依靠實物之普巴作為禪修所依而出生。

在生起次第之修持中,行者首先要依藉[三三摩地]來生起具相之本尊身,此本尊身名為[誓句薩埵]。隨後即迎請住於色究竟天淨土之報身普巴金剛本尊眷屬[自性中圍]融入觀想之(誓句薩埵)本尊身中成無異別,以此等真實之本尊即名為[智慧薩捶」。所以[誓句薩埵]及[智慧薩埵]二者均稱為[表相普巴]。是爾此詞乃可遍攝二者也。

此外本尊示現之報身即[智慧薩埵]亦名為[自性普巴],蓋因此乃行者必須迎入之本尊真實本性,而[誓句薩捶]即先前所觀之中圍本尊天相,也可稱作[三摩地普巴]或[生起次第本尊普巴],是我們在修持時把自身之究竟本性觀成之普巴金剛。此三層[表相普巴]可破除對庸常顯境之執著;是淨除一切不淨分別妄念邪執的對治法,令我們現證一切法皆為本尊普巴金剛眷屬中圍之淨相顯現。第四種普巴是本文所說的主旨,因為其內含[生起次第之本尊修法],這是修法的心要。
 
 
果位普巴]則是一切諸佛之根本明覺智慧。

我把此等不同種類的普巴金剛作逐點解說,是因為有助我們在修持時易於把普巴金剛觀想為三面六臂的本尊,無論如何他是遠超於我們所見者,其中包括:[明覺智慧],[由圓滿次第修持所成辦之菩提心],[依教理所生之無量大悲」亦具有「觀想之所依」,及「於生起次第修法中現起的本尊天眾」。
乙二 生起普巴金剛

我現詳細解說生起【次】第之本尊修法。為要把自身本性生起為本尊,我們便要首先通達[三三摩地];但此三種「三摩地」是一切生起次第修法之根本,決非普巴金剛所獨有。在珍寶洲Ratna LingPa之伏藏儀軌中便常同樣發現到把心引入此「三三摩地」的文句,其理皆來自普巴金剛諸密續中,以下頌文是屬於生起次第本尊修法之起始,此中生起「三三摩地」之理皆為一切普巴金剛伏藏所共有:
rdo rje khro bos zhe sdang gcod金剛忿怒斷嗔恚
mtshon chen sngon po cher’bar ba熾盛青藍大表徵
(即是青藍色之吽音種子字)
nam mkha’I dkyil du thig le shar虛空之中現明點
srog gi sgo ru shar ba dang於彼命力門中出
snying gi dkyil du bsgom par bya當觀彼於自心中

若我們把這些頌文分判,便顯出頌文是各別相應於[三三摩地]及[所依宮殿之生起法],如下:

(一)真如三摩地de bzhin nyid kyi ting nge’dzin[金剛忿怒]
(二)遍顯三摩地kun tu snang ba’I ting nge’dzin[斷嗔恚]
(三)本因三摩地rgyu’I ting nge’dzin[熾盛青藍大表徵,虛空之中現明點]
(四)生起所依宮殿rten gzhal yas khang bskyed pa[於彼命力門中出,當觀彼於自心中]
 
金剛忿怒]是指第一種三摩地,亦即[真如三摩地](或稱空三摩地),其意即觀修空性。[金剛]一般有三義:

(一)無生空性之[金剛]。
(二)名為[金剛石]之[寶物金剛]。
(三)在續部儀軌中與金剛鈴共同使用之[金剛],其又稱為[表相金剛]。

然而在本文中,[金剛]之主義是指[無生空性]。

[忿怒]khro bos一詞通常意指生起[嗔怒],但此處之[嗔怒]卻是彼[無生空性]之[金剛]。此[金剛]所嗔怒者為何?此嗔怒之所緣境,於此是對向我們的[二取分別實執]。[金剛]是如何展現其嗔怒?正如黑暗是絕無可能於【烈】日爭共存,兩者完全相違一般;黑暗永不能於初升之旭日抗衡,其暗冥只會逐漸消失。同理,當行者現證[無生空性]後,與此[空性]相違之[二取分別]亦不能抵抗此[忿怒],而趨泯滅。

總之,首一[三摩地]之主旨乃在於行者把自身本性觀成智慧本尊。我們首先要趣證[無生空性],並安住於此境地中,隨後我們便會得知本尊之體性是與[空性]一如無別。

第二種「三摩地」是「遍顯三摩地。(亦名為「悲三摩地」、「遍照三摩地」),是指從空性所現起之境相覺受,其由二種正因而生起:

(一)當行者在「等引位」(亦名「根本位」)一念專注於空性時,於此境位中任何[明相]悉皆收攝隱沒,這便是「真如三摩地」。然而,當由圓滿次第所重之修持引生之「光明」 od gsal顯現為「空身」(亦名為「空色」) Stong gzugs時,我們的心識即與彼契合,此顯相復廣大增長。行者於「等引位」中,以「光明」為主而取代了「空性」時,即名「遍照三摩地」。
一)當行者在「等引位」(亦名「根本位」)一念專注於空性時,於此境位中任何[明相]悉皆收攝隱沒,這便是「真如三摩地」。然而,當由圓滿次第所重之修持引生之「光明」 od gsal顯現為「空身」(亦名為「空色」) Stong gzugs時,我們的心識即與彼契合,此顯相復廣大增長。行者於「等引位」中,以「光明」為主而取代了「空性」時,即名「遍照三摩地」。
(二)第二種正因是當行者從「等引位」出定,而進入「後得位」rjes thob時,「空分」即隱沒內斂,相對地「名言」及種種「顯相」均再現起。此時行者即回觀一切至今仍未能證悟空性之「如幻有情」J sgyu ma lta bu,緣彼等之苦境而生起猛厲的悲心;又因此大悲心是從空性之證悟任運出生,故此亦名為「遍顯三摩地」。於首一因中,其「顯現」乃是「光明」之「空身」,而於第二因中,此「顯現」則為「有情眾生」及行者緣彼所生之「大悲心」。悲心是利他之心念,其能除一切嗔恚,就如熱情自能消除冷酷一般,悲心亦自然具足對治嗔恚之功用,是爾,頌文的第一句即指出[金剛忿怒斷嗔恚]。

頌云: [熾盛青藍大表徵 虛空之中現明點]

第三種「三摩地」是「本因三摩地」(亦名為「因三摩地」),意指由青藍色之「吽」Hum字轉成「住處」所依中圍宮殿,及「住者」能依本尊天眾。所【指】「吽」字便是生起曼陀罹中圍之「種子」J sa bon或「所依根本」 gzhi。

頌中之「青藍」是指此「吽」種字,其於轉化之過程中放出無量光芒,放云「熾盛」,「大」是指其本性為「五智」;「表徵」則指其生起曼荼罹中圍。由於其乃[種子],故被說為「明點」bindu(「明點一詞具有「種字」及「精液」之義)。此「明點」從超離「中」、「邊」,猶如天空之「實相」dharmata中出生。要言之,由首一「三摩地」之空性,及第二「三摩地」之大悲心雙運而轉成的「吽」種字,其本性乃是一切諸佛之覺悟心意。

於真正的觀想而言:行者首先專觀一青藍色「吽」字立於虛空之中(此時行者已沒有「自身」之“我”感),「吽」字復先後放出及回收光明,光明外放時,即供養十方諸佛,並淨除一切有情之垢障;當光明回收時,則攝取一切世間及出世間之成就,然後「吽」種字即轉成中圍曼荼羅之本尊天眾及住處。
「三三摩地」亦可說為「持三身為道」 sku gsum lamkhyer:於起修召請本尊之法時,行者於第一「真如三摩地」現觀空性;又於結行時,復把本尊收攝於空性中,此二點是名為「持佛果法身為道」bras bu sangs rgyas chos kyi sku lam dubyed pa。在第二「遍顯三摩地」中觀修「大悲心」及「如幻顯現」名為「持佛果報身為道」。第三「本因三摩地」觀「本因」、「本尊細相」乃至「安置圓滿中圍」等則為「持佛果化身為道」。行者以此方法當下把佛果三身完全匯歸於修道之中。

頌文的最後二句是指真實生起曼荼羅中圍的諸尊及宮殿,而前面數句是指專注於「吽」種字之上。

頌云:「於彼命力門中出 當觀彼於自心中」

「命力」是說「吽」字之活力,「吽」字由此力用,即「門」中出生鮮明生動之壇城諸尊。「心中」內含三義:

(1) 首先,行者在轉化過程開始時所觀的「吽」字,必須盡最大的心力作「明顯」 gsal snang觀想,以期能證得圓滿的顯明。

(2) 復次,空、悲雙運之「吽」字為遍滿輪、涅一切諸法之心髓,絕無一法能過於此。行者必須以堅固信心勝解此乃「吽」字之真實意義。

(3) 最後,當諸尊已成身後,行者自成之中央主尊的心中具有一智慧本尊(智慧薩埵),此智尊之心間立有一「吽」字,彼名為「禪定薩埵」ting nge’dzin sems dpa(或名「三摩地尊」),而「禪定薩埵」、「誓句薩埵」與「智慧薩埵」是三位一體(合稱「三薩埵」)。
 
乙三     觀越量宮

在真正觀修諸尊生起之過程前,必先生起主尊之住處宮殿,行者須從其所依之根基開始,此宮殿之基礎由[五大]所成,諸大種各各依次向上排列。行者先觀想從[吽]字之中分出一[唉]E字,其乃[空大]之種子字,由彼現作青黑色,相為兩個三角形相疊而成的星狀[空大壇城],其名為[法源](法基)dharamadayo;此[唉]字與下文所說的一切種子字皆由[吽]字依此放出,行者現當觀想一青藍色的[養]yam字,其為[風大]之種子字,此字復化為一弓形青藍色之[風大壇城];其上現出一紅色「冷」 Ra m字,此為「火大」之種子字,由此轉成三角形的紅色「火大壇城」:於此火大壇城之上又觀想一白色的「邦」 Bam字,彼為「水大」的種子字,此字復轉為一球形之「水大壇城」;於此之上又觀一「松」 Sum字,其乃「地大」之種子字,「松」字再轉成一方型之「地大壇城」:然後,行者即觀想一「更」 Kem字,彼為中央「須彌山王」 meru之種子字,由於此乃忿怒壇城中圍,故須彌山是現作人骨堆成之相;於其上覆觀一「部林」 Bhrum字,此為「越量宮」 gzhal yas khang之種子字,此種子字又化為一所由人頭骨築成之宮殿,彼宮殿之大小及性相可依行者各自所修的儀軌法本作觀。宮殿之性為智慧,其外相則應觀為智慧之自性所顯。

乙四     觀想本尊眷屬

安住於宮殿中之本尊天眾之數量、相狀等細節的觀想方法,於各別儀軌中均有差別,以根本主尊普巴金剛為例,其化身便有多種,對彼等之面、臂及法器標幟均各有不同的說法。在《秘密普巴續》 Phur Pa gsang rgyud中所載之普巴金剛是被觀為千首、千臂及具有千萬眼睛之相,此乃普巴金剛當日為誅伏汝渣而示現之身相。然於《普巴涅盤盤續》 Phur Pamyang’das中,普巴金剛卻被觀成昔日調伏汝渣時所現之另一具九面、十八臂的身相。又於普巴金剛之根本續《金剛忿根本續》rtsa rgyud rdo rje khros pa中,則說其具有三面六臂,正如在許多儀軌成就法中,行者把自身觀成具三面六臂之普巴金剛,便是以此續典為基也。另於《十二普巴續)kilaya tantra bcu gnyis中所說之普巴金剛卻具有一面二臂,此普巴金剛之相可於堪布晉美彭措的《頸袋金剛橛》 mgur khug ma vajrakilaya伏藏中發現,故我們可說此續是其伏藏之根源。對此等其性變化無礙之本尊化身,我不再作詳細的解說,行者可在各自所修之儀軌中得見,我唯依見於珍寶洲之普巴傳承的心要作精簡解說。
行者在越量宮內要觀想主尊及余天眾之寶座,一般在壇城之地基處,行者要觀想一具有十輪輻的鐵輪lcags kyi’khorlo。忿怒中圍內之圓輪,並不像傳統上所說的「法輪」一般;狀如自行車的輪輻及車輪之典形寂靜尊中圍圓輪,忿怒中圍之圓輪,其輪輻成三角狀並突出於輪圍外,所以其像齒輪而多於自行車輪。一般而言,三角形是與忿怒尊有關,圓形則與寂靜尊有關。

於中心輪軸上有蓮花及日輪墊,如前所說其上有汝渣父母主擁臥而成之座;三面六臂之普巴金剛父母則立於此座上。本尊父母是表徵空性大界與根本智慧無二雙運。

輪軸外之四方乃是「四部勝子」 sras mchog rigs bzhi,在輪軸周邊十輪輻之上,各有一對男女地方護法為座墊,其上則相應現出十位父母忿怒尊,彼等皆為主尊普巴金剛為降伏諸方護法而化現的智慧嘿嚕噶。十大嘿嚕噶亦各站立在由諸方護法以身體所成之座上,從右至左各父母嘿嚕噶皆有一雙男女「非人鬼神眾」 phra men為座,此等鬼眾具有天人之身軀,但頭部則為鳥類或食肉野獸之相。其中所有女鬼皆是鳥首,彼等名為「斷命尊」gsod byed或名「具翼尊」gshog pa can,而一切男鬼眾則具有食肉獸之頭面,其名為「咽食尊」za byed或「具齒尊」 mche ba can,又男鬼眾亦可被稱為「侍從」 phyag brnyen,彼等與女鬼眾於此皆稱為「非人鬼神眾」phra men。

此中,最初生起諸尊的方法,是從主尊普巴金剛父母作空、慧雙運之密處放出十光球射向上、下、四方、四隅各處,然後光明即轉為十大父母忿怒尊;十父尊復再放出十位男「咽食尊」,而十母尊則放出十位女「斷命尊」。

於鐵輪圍外者是十六位「橛護法」 Phur srung,再向外者是壇城四方正門之入口,四門分別由四位各以一對男女乾達婆 dri za等為座墊之女護門作守護,彼等具足勾召、束縛、鎮伏及令人瘋狂之力(一說能令人僵硬昏蒙)。
普巴金剛父母、四勝子、十大忿怒嘿嚕噶父母及四位女護門皆為「根本本尊」 rtsa ba’i lha,二十非人鬼神與十六橛護法則為「支分本尊J yan lag gi lha或「再化身」yang sprul pa(即由化身再變現之化身)。

觀想中圍及中圍內之本尊座,被稱為「所依處」 rten,蓋因其為本尊出生之所依處也,而諸本尊天亦順而稱為「能依者」brten pa。

於此已對珍寶洲(尊者)之伏藏作出扼要的解說,但行者應依自宗不共儀軌所說之不同方式來觀修中圍壇城。
乙五 觀四部勝子

所有一切由普巴金剛心意所出生之「子」中,「四部之子」方為殊勝,在其它傳承中亦有「五部」之說,其義是相應於佛之身、語、意、功德及事業也,故其數量實不決定。於某些中圍其數有時多達一百零八尊:一些則少至僅有一尊。在某些普巴金剛儀軌之中,彼等名為「承事橛」hsnyen phur(或名為「承事普巴」),其為「承事四支修法」的第一支(梵文「承事」一詞有「親近」之義,故「承事四支修法」 bsnyen sgrub yan lag bzhi有翻譯為「近修四支」,四支即:承事支、近修支、修行支、大修行支)。行者首先要廣積持咒數量,便漸能獲得密咒之力來策勵此等本尊,當此能力到量時,即能進而依此等本尊趣修「渡脫」等事業。由藉積集持咒數量承事諸尊,令彼力逐漸現行,故名「承事撅」。

彼等亦可另名為「實事普巴中圍」 Phur Pa rdzas kyi dkyil’khor,此名義是指「四部勝子」猶如「實事」,而「實事」一般是指「聚合之法」。

「勝子」的上半身有說為一面四臂,亦有說為三面六臂;但其下半身則定為三稜撅。雖然中圍內之諸本尊-一包括普巴金剛,皆各手持普巴撅,但其只是一枚普巴杵,所以並不是「勝子」,普巴杵是表徵佛事業之成就。「子」是說彼等均由本尊普巴金剛及其明妃之心間出生,事實上中圍內的一切本尊天眾皆全攝於「四勝子」之身中,此四者亦是成辦「息災」 zhi、「增益」 rgyas、「懷愛」 dbang及「忿怒」drag又名「降伏」或「誅滅」)四事業之主,故此在普巴金剛所生諸子之中,以彼四子最為殊勝。他們總攝整體曼荼羅中圍,並圓滿成辦佛事業。普巴金剛及其明妃雖為「殊勝」,然並不是「子」,因其非由他尊所生:十大父母忿怒尊雖然是「子」,但因他們從普巴金剛佛父佛母之密處所出,故非殊勝之子;諸「非人鬼神」唯屬化身故既非「子」亦不「殊勝」。

乙六 生起本尊之三要修法

當行者觀自身成為普巴金剛時,必須採用任何本尊生起法之三要門:

(一)顯明rnam pa gsal ba(有譯為[尊身明顯])
(二)隨念淨相rnam dag dran pa(有譯為[憶念淨相)
(三)堅固天慢nga rgyal brtan pa(有譯為[佛慢堅固])

此三者【納】修持之三大要門,若有所缺乏修持即不能圓滿。

「尊身明顯」是指行者需要了知諸尊的身色、法器手幟等種種外相乃是「標幟」(或名「表儀」)mtshonbyed,是表徵實相法性 chos nyid及涅盤智慧 myang’das ye shes的清淨現分。本尊的顯相實是究竟實相與勝慧所展現,我們必須把此勝解堅住於心中,反之,若我們把諸尊之身相觀想如凡夫眾生一般,那我們的觀修將變成為製造「汝渣」的工具,而非生起本尊。在下文我將以主尊普巴金剛及十大父母嘿嚕噶等主要眷屬會眾之相來詳細解說「隨念淨相」。

「堅固天慢」第三要門是「本尊天慢」 lha’i nya rgyal,行者要勝解自身便是真實的「智慧本尊」 lha ye shes pa。必需具足這種「堅固佛慢」之理者,內中有二:第一是因為此乃秘密真言乘之見地,於此,行者必須通達一切輪、涅諸法皆本來清淨:第二是因為行者把自身觀成「誓句薩埵」後,真實之智慧本尊便會從色究竟天淨土降臨,並融入此假想安立的本尊身中,故行者於彼必須具足堅定的信心。若缺乏這種堅固的本尊佛慢,行者便難以舍離自身的不淨執著,如行者反妄計自身非真實之本尊,此等全屬虛假妄想的話,那即不成真實之生起次第修持,亦不能作為對治庸常不淨妄想之法。
乙七 本尊觀與空觀

在生起本尊時,行者先於首二種「三摩地」中觀修空性與悲心,如是諸本尊及中圍之觀想完滿皆依於空、悲雙運之實相法性 dharmata中出生。不論我們作種種如:觀主尊、眷屬、越量宮、本尊座,乃至於中圍之地基陳設諸大種等修持,悉源於空性而相續出生,在彼等之本性中,絕無有任何非是「空性」之法。所以中圍之現相與其中一切明顯細分,乃至包括行者所自成本性空寂之主尊,此等一切皆表徵由遠離一切戲論之廣大實相法界中現起spros bral chos dbyings:又因把顯相與其本性作無別和合,遠離一切邊執乃是圓滿次第的修持方法,故其被稱為「生、圓不二修法」。

若乏空性之證悟,我們自成之本尊身便會變成貪執之所緣境,由於我們錯執彼性實有,便會落入「常邊」。此正說明了為何在隨後之「收攝次第」中,要把一切顯相全皆回攝消融於彼自明空性中是極為重要之理也。然而,若行者已如實去除自身的一切執著,那便不需要作任何詳盡之收攝法,故因此堪布晉彭 Khenpo Jigphun(即堪布晉美彭措的簡稱)的普巴金剛伏藏並不把收攝本尊說為至要也,如其法所云:

「不收天相離貪著 息於平等法界中」
lha snang mi bsdu zhen pa med
chos nyid mnyam pa’i ngang du klod
事實上,行者從「根本等引位」進入「後得位」乃至於日常一切行為之間,皆要無間安【住】於本尊之明覺心境中gsal snang,但依常規而言:在「結行位」,行者是先要把觀成之本尊收入「無緣空性」 mi dmigs pa’i stong pa nyid中,復於修畢起座之前再重新提起本尊身相。藉此本尊之後得智,我們亦能保護自身避免因泥於空性而墮入斷邊之險途,此是常被應用於一切本尊之生起法中,並非僅屬於普巴金剛的修持法。
 
乙八 詳釋隨念淨相之法

現在我將特別對本尊普巴金剛及其主要的眷屬會眾之「隨念淨相」作更詳細的解釋:
普巴金剛現為與明妃作二根和合之相,在藏語中此名為「父母尊 」yab-yum,意即「佛父佛母」,其表空界與本智無別,故我們亦可說諸父母本尊是空性與智慧究竟無二之示現。

本尊身青藍色是表「不變實相法界」;三面則表佛之「三身」及「三解脫門」rnam thar sgo gsum:六臂表「六波羅密多」;四足表「四神足」(即是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

其手幟之表義:

普巴金剛手持之九鈷金剛杵表「九乘解脫道」;而另一手所持之五鈷金剛杵表「五智」:熾烈之智慧火聚 yeshe me dpung表焚盡一切煩惱 nyon mongs:三尖天杖 khatvanga表無余根除三毒:其下二手所搓轉之普巴橛,因體積巨大厚重,故有「須彌山撅」之稱,表能摧伏一切毒害 gdugs pa can。

本尊之前額上有三點從寒林焚屍之骨灰所涂之灰點:兩顴及鼻端等三處均各涂上一血點;喉間則有用人脂所涂成的三飾紋,其名「三涂飾」rtsi。此「三涂飾」連同以下所詳說之「三衣飾」、「三嚴飾」共表根、道、果三位之一切證德,彼等皆用於一切忿怒尊身上之裝飾,並不限於普巴金剛所獨有。

忿怒尊之「三衣飾」即:披於上半身的濕象皮;搭於兩肩上的人皮及圍於下身的虎皮裙。「三嚴飾」皆以人頭骨及龍族所成,普巴金剛頭戴骷髏冠;頸上掛有長垂腰間,由乾、濕及剛砍下之新鮮人頭所串成之頸鬘,此二「頭骨嚴飾」(即骷髏冠及人頭頸發)與所有「龍族嚴飾」(所有龍族嚴飾共屬同一類)共名為「三嚴飾」。至於龍族之嚴飾是指普巴金剛用於束髮之「白龍」;作為耳鐺之「黃龍」;作頸鬘之「紅龍」:作手鐲、腳釧之「綠龍」及如人頭髮般長,作為頸鬘之「黑龍」。

一切忿怒尊悉皆配戴彼等莊嚴飾物,其名「屍林八莊嚴」dur thsod kyi chas brgyad即上述之「三涂飾」、「三衣飾」及「頭骨」、「龍族」二嚴飾也。 普巴金剛與十大忿怒父尊皆身具「吉祥八衣」 dpal gyichas brgyad之相:

(一)頭髮上豎
(二)頂髻上有半截金剛杵為嚴飾
(三)諸忿怒嘿嚕噶皆戴有絲綢頭巾 bcod pan,並有紅、藍二色飄帶垂於兩旁
(四)具有無堅不摧之不壞金剛翼 rdo rje gshogs pa
(五)身穿犀皮甲胄 bse kharb
(六)各有明妃作等入雙運 mnyam par sbyor ba為嚴
(七)其相光耀猶如金鐵 zi brjid
(八)為智慧大火聚所繞

此八者表諸尊可摧毀八部天魔鬼神。

諸忿怒尊復具九種姿態nyams,各隨身、語、意三門而
開為三組:
身門三姿--隨順貪毒之「嫵媚姿」 sgeg pa,chags pa’I nyams
隨順嗔毒之「勇健姿」 dpa’ba’I ma nyams
隨順痴毒之「厭惡姿」 mi sdug pa’i nyams

語門三姿--口出「哈哈」dgod pa’I nyams、「嘻嘻」gshe ba’I nyams之歡喜笑姿及「打!殺!」之暴惡怒吼姿drag shul ,其音猶如千龍一時共鳴般可畏【姿】。

意門三姿--攝護愚痴有情之「悲憫姿」 snying rje’I nyams忿怒調伏頑劣眾生之 「威猛姿」rngams pa’I nyams ,ma rung pa’I sems can khro bos’dul phyir於實相法界安住不動之「寂靜姿」zhi ba’I nyams諸忿怒尊雖然具足「九姿」,但是卻不必同時顯現。

行者要觀想忿怒本尊普巴金剛現為光榮顯赫,駕御三地,鎮伏三界之君主相,同時應要至心憶念上述「隨念淨相」之表義。
 
現再解說十大父母忿怒嘿嚕噶、十斷命尊、十咽食尊、四護門及其餘眷屬會眾之「隨念淨相」修法:

十大父母忿怒嘿嚕噶、十斷命尊及十咽食尊皆表徵淨除十不善及調伏汝渣之十方護法眷屬所需之方便;亦表其本性為「十波羅密多」pha rol tu phyin pa bcu(即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

「非人鬼神」phra men一詞是說彼等「斷命尊」及「咽食尊」乃為緊連一體之物,此等「非人鬼神」其禽、獸之頭顱正如玉石、寶飾鑲嵌於金杯般連結在其天人之身軀上,此表徵實相法界與智慧雙運無別。此等本尊天眾手持之金剛杵及滿盛鮮血之顱器亦表空性與智慧;諸尊手持十方護法之手幟法器,是表戰勝毀犯三昧耶誓句者;最後,眾忿怒尊皆以雙手搓轉普巴橛,此表證得無礙之事業成就,行者觀修諸本尊的方法已圓滿解釋。
 
乙九 五部如來rigs lnga之五種灌頂

行者在觀成諸「誓句尊」之後,一般便要從「色究竟天淨土」召請spyan ‘dren pa「智尊」降臨於面前之虛空中,然後即向彼作「啟請安住」bzhugs su gsol入於自身,如是「智慧薩埵」與「誓句薩捶」成無異無別後,行者即按各自所修的儀軌向諸尊作「供贊」 mchod stod,最後再修本尊真言之「念誦」snags bzlas,其法隨後方作解說。

在某些教規中,行者須於持誦真言前,觀想智尊離於誓句尊返回面前之虛空中,(智尊及誓句尊)二者前後相互顧視。如是,行者即觀想真言咒字由自身所成誓句尊之口中出,並入於智尊之口經由其身下至密處,復觀真言從其密處出,入於自身誓句尊之密處,再由自口而出,往返循環不止。行者應在儀軌修法中保持這種循環觀想,然後於結束持咒時再把智慧薩埵回收於自身中。

一般而言,在整體修法中,唯把智慧薩埵收攝安住於自身,然行者須遵照各自之儀軌法本而行。

在許多「教傳」kama(又名為「長傳」)儀軌中,於召請智尊之前還有一特別部分,名為成辦五種灌頂,但是在伏藏傳承中多不含此法。我亦當解釋行者應如何事修灌頂,我們先要迎請十方諸佛現為五佛部主來臨,彼等現父母本尊yab-yum之相立於自頂上空,五部如來於此即成「灌頂尊」dbang gi lha為我們傳授「四灌頂」。第一灌頂是五種「寶瓶灌頂」bum dbang ;

(一)東方不動如來Aksobhya之「水灌」
(二)南方寶生如來 Ratnasambhava之「冠灌」
(三)西方無量光如來Amitabha之「杵灌」
(四)北方不空成就如來Amoghasiddhi之「鈴灌」
(五)中央遍照如來Vairocana之「名灌」

顧名思義,五部如來是各以不同之「灌頂法器」dbang rdzas觸行者之頭來給予灌頂。而於「名灌頂」之法器乃是鈴、杵共享,「名」是指行者在此灌頂中所獲賜之秘密法名。
 
第二種灌頂是「秘密灌頂J gsang dbang,其藉觀想五部佛父佛母雙運所降下之「紅、白菩提心甘露」byang sems dkar dmar入自頭頂再遍滿全身而獲得。

第三種灌頂是「智慧灌頂」 shes rab dbang,於此一切灌頂諸尊均化為光明,從行者頂門融入。

第四種灌頂是「名詞灌頂」 tshig dbang,是當諸尊之菩提心及光明融入行者身中時生起之「空、樂智慧」證境便是「名詞灌頂」或名「表詮灌頂」。

復次,五部如來重現明顯的身相由行者身中出,並安住於其頭上作為頂嚴,在整個持咒過程中我們須觀彼安座在頂門上。

為籍諸尊之三門sku gsum rgyas ‘debs pa來封印我們的庸常身、語、意,故須觀想諸尊之前額有一白色之「嗡」OM字,喉間有一紅色之AH「啊」字,心間則有一藍色之「吽」HUM字。從此三字中放出與其字相同的光明射向十方,如此一切諸佛「身」之本性皆現遍照如來之相住於行者之前額上,諸佛「語」之本性現無量光如來之相住於行者喉間,諸佛「意」之本性現不動如來之相住於行者心間。此三者必須在修法過程中完全觀想。

行者修至此處後,須從色究竟天淨土召請一切中圍本尊天眾來臨,向他們啟請安座,觀想自身向他們作禮拜、獻供、讚嘆,然後即準備開始念誦真言。
乙十 持咒

真言密咒有「四成就」grub pa bzhi,其為一切佛法之真言所共有:

(一)法爾本性成就 chos nyid ngo bo nyid kyi grub pa
(二)有法自性成就 chos can rang bzhin gyi grub pa
(三)加持成就 byin gyis rlads pa’I grub pa
(四)勢力成就 nus pa’I mthus grup pa

第一者是指諸真言之體性本空;第二者是說儘管真言現出多少咒字,其也是空性:第三者是說諸佛、菩薩加持真言密咒成為諸尊天眾之本性;第四者是說各種真言自具不共力用,能成就任何行者所希求之勝、共悉地。若行者通達真言咒字與智慧本尊lha ye shes pa本來無別而持誦真言,以其加持我們的真言念誦,那即能無難引生成辦勝、共二悉地之堪能。故真言密咒是具有如除病良藥一般之生果效能。

此中,前二種真言是適用於所有的咒字及真言,而後二者卻唯屬於諸佛菩薩所集之密咒。當諸佛之法身現為具面、臂之色身時,我們即認彼為本尊,同理,由法身之本性所顯現之真言外相,我們亦應把其想為本尊。如是,咒音即是本尊;本尊即是真言,當行者通達智慧身 ye she sku、真言密咒及實相法性三者一如無別時,持咒即特別有力。本尊普巴金剛之真言如下:

嗡 班渣 基裡基那雅 沙哇 別加啦 邦 吽 呸
OM VAJRA KILI KILAYA SARVA BIGHNANA BAM HUM PHAT
其念誦方法分為廣、中、略三種:

略者為九字真言:

嗡 班渣 基裡基那雅 吽 呸
OM VAJRA KILI KILAYA HUM PHAT
咒中所見之嗡字並不算作九字之一:

中者為十三字真言:
嗡 班渣 基裡基那雅 渣 吽 邦 呵 吽 呸
OM VAJRA KILI KILAYA DZA HUM BAM HO HUM PHAT
 
 
廣者為:
嗡 班渣 基裡基那雅 沙哇 別加啦 邦 吽 呸
OM VAJRA KILI KILAYA SARVA BIGHNANA BAM HUM PHAT
此等咒語在不同的普巴金剛傳承中各有異別。

乙十一 本尊真言釋義

以下即依此逐字皆說各咒字之含義:
嗡OM----------------表五身及五智shu lnga ye she lnga
班渣VAJRA-----------表過去、現在、未來三時之無為本性dus gsum ‘dus ma byed pa
基裡KILI--------------表策厲本尊及普巴橛lha dang phur pa gso ba
基那雅KILAYA---------表以普巴橛戮刺phur pa’debs pa
沙哇SARVA-----------表一切怨敵魔礙dgra bgegs thams cad
別加啦BIGHNANA-----表摧伏諸逆緣勢力mnan pa
邦、吽BAM,HUM-----此二咒字同表懷攝調伏dbang du sdud pa
呸PHAT----------------表渡脫諸逆緣勢力sgrol ba
復有說此真言之咒字亦總攝普巴金剛中圍之一切本尊天眾:

嗡OM------------------主尊佛父普巴金剛
班渣VAJRA-------------主尊普巴金剛之佛母
基KI--------------------十大智慧忿怒父尊ye shes khro bo
裡LI--------------------十大法界忿怒母尊dbyings kyi khro mo
基KI --------------------諸方便具齒尊thabs kyi mche ba can
那LA--------------------諸智慧具翼尊shes rab gshog pa can
雅YA--------------------諸普巴勝子
基KI --------------------四護門侍從phyag brnyan sgo ma bzhi
吽HUM------------------一切中圍本尊會眾
別加 BIGH---------------諸怨敵魔礙 dgra dang dgegs
啦啦NANA---------------作摧伏
邦BAM-----------------作懷攝調伏
吽HUM-----------------作誅滅
呸 PHAT---------------渡脫事業圓滿成就 sgrol ba
 
 
* 注:此處所具之「吽]字乃是出於蔣貢康楚仁波切Jamgon Kongtrul Rinpoche(全名貢珠雲丹嘉措 Kongtrul Yunden gyaltso生於公元一八一三年,為噶瑪噶舉派一代大師,精通各派教授,著有《大寶伏藏》 Rinchen Terdzo等書)之《吉祥金剛橛根本續品注釋攝要•大吉祥悅意口授》dPal rdo rje phur pa rtsa ba’I rgyud kyi dum bu’i’grel pa snying po dsdus pa dpal chen dgyes pa’I zhal lung中所說之法,然而我們在正式修法時所念誦的真言,則應依照所修之儀軌及上師之口傳教授而作。

是爾,此單一的真言可化為一切本尊天眾的所有真言密咒。藉持誦此真言,一切息、增、懷、誅等事業皆得圓滿,所以行者必須殷重如法地清晰誦咒。當達至預定位置而結束持咒時,應念誦「子元音發咒」、「金剛薩埋百字明」及「緣起咒」,以此增益咒力並淨除在念誦時會錯犯的任何惡業過失。

乙十二 結行
當行者結束根本正修位時,為了對治執著「常邊」之習氣,故必須於圓滿次第中收攝本尊,其法是先向諸尊作最後一次之供贊,再作「啟白」遣送gshegs su gsol,然後行者即收攝自身所觀之誓句尊。復為離「斷邊」故,行者須明顯觀想本尊重新現起,最後應以「回向」bsngo ba、「發願」smon lam及「吉祥頌」bkra shis來印定整體的修持。

th (4).jf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祕密主 的頭像
    祕密主

    祕密主的部落格

    祕密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