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閩北烏龍茶

閩北烏龍茶

閩北茶葉.jpg

閩北人民都知道的採茶習俗:喊山

唐宋以來,閩北各地茶葉種植逐漸增多。每到清明時節,採茶人蜂擁入山,採擷嫩葉幼芽制茶。此時,往往會舉行一系列別具風格的採茶民俗活動。


據《文昌雜錄》載,庫郭林郎史說,建州上春採茶時,茶園人無數,擊鼓聲聞數里。宋時,北苑要趕製頭綱在清明節前輸往京城,但此時仍春寒料峭,為了提高早春茶園的氣溫催茶發芽,官府「調民數千鼓譟山旁,以達陽氣」,俗稱「喊山」。歐陽修《嘗新茶呈聖諭》詩云:「年窮臘月春欲動,蟄雷未起驅龍蛇。夜聞擊鼓滿山谷,千人助叫聲喊呀。萬木寒凝睡不醒,唯有此樹先萌芽。」


當時,採茶僅選擇清晨日出之前。「須是清晨,不可見日,晨則夜露未晞,茶芽斯潤,見日則為陽氣所薄。」(見趙汝礪《北苑別錄》)。為此,北苑鳳凰山上設打鼓亭,「每日常以五更撾鼓,集群夫於鳳凰山,監采官人給一牌入山,至辰刻則復鳴鑼以聚之。」(見趙汝礪《北苑別錄》)。這種擊鼓鳴鑼以聚散的形式別具風格。 


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主要產地在福建地區,其中又分為閩北烏龍茶及閩南烏龍茶。閩北烏龍茶中以武夷岩茶為代表,茶種有閩北水仙、肉桂、奇蘭、佛手等,特色為發酵較重,色澤烏潤。

閩北烏龍茶以武夷岩茶為代表,其中又以大紅袍、肉桂最為知名。其它主要茶種還有水仙、奇種、梅占、觀音、雪梨、奇蘭、佛手、金柳條、金鎖匙、千里香、不知春、白雞冠、水金龜、鐵羅漢、半天矢等。武夷岩茶重「岩韻」,即以種在岩地為最佳。相對閩南烏龍茶,就少要求岩韻。

閩北烏龍茶大致上要有帶岩韻,湯色黃綠、綠葉紅邊、茶乾烏潤之特色。

閩北烏龍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祕密主 的頭像
    祕密主

    祕密主的部落格

    祕密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