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獨修的因緣
佛陀開示說,當一個人解脫時機還不成熟的時候,提前需要做好五件事:
第一,親近善知識,在善知識的悉心指導和示範下,學會如何修習正法。
第二,要遵守律儀,也就是持戒,還要注重威儀,即便對於那些細微的小罪,也是常懷畏怖,不敢有絲毫違犯。
第三,需要擇法,也就是勤修法理,精擇法義,虛懷若谷,求知若渴。
第四,需要精進行持,斷惡增善;專一堅固,不捨方便。
第五,要修習智慧,分別曉了,觀萬物之無常,知興衰之因緣。
彌醯聽後,覺得很受用,繼續問佛:“世尊!當獨修的因緣具足時,在一個人獨修之時,修什麼樣的法門,才能快捷易行呢?”
佛陀回答說:“當獨修的因緣具足後,還要勤修四種法門:
一是要修習不淨觀,‘修惡露,令斷欲’。
二是要修習慈悲觀,‘修慈,令斷恚’。
三是要修習數息觀,‘修息出息入,令斷亂念’。
四是要修習無常觀,‘修無常想,令斷我慢’。 ”
佛陀最後對彌醯說:“彌醯!當你把上面幾條全都做到了,他無論到哪裡去獨修,都是無所障礙,天塹變坦途。彌醯!你在毫無準備的情形下,就執意跑去獨修,豈有不摔跟頭的道理呀!”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