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魂魄

魂魄

說到魂魄,一般人總會想到投胎轉世、歷代祖先、遊魂野鬼等耳熟能詳,而又像互相矛盾的概念。祖先都投胎轉世了,拜祭祖先意義何在呢?!既要投胎轉世,何解又有遊魂野鬼的出現呢?!

說穿了,其實很簡單。以上提到的概念都正確,因為人是有三魂七魄的。

三魂

自卵子受精一刻,三魂其中的一魂即生,此魂在身死後寄於屍身,名曰胎光。到墳前或祠堂拜祭的就是這個魂。

嬰孩在母體成形後,在第一下心跳發動時,第二個魂頭即告生成,此魂在身死後到諸靈府,回到自家祖先靈羣中,此魂名叫爽靈。家中安奉的歷代祖先神位就是為禮供諸靈府的祖先們的。

最後一魂則在生產前胎動時附上或生成,此魂在身死後到地府計算功過,投胎轉世,此魂名叫幽精。

鬼神一般出自爽靈。死於非命的人,其祖先不能及時把爽靈帶走到諸靈府,在死者家人沒有進行適當的召魂儀式下,這個爽靈便會滯留於人間,成為孤魂,一定時間後,便會聚形成為野鬼。修法修道的人,若修到一定程度,死後的七魄會附於其爽靈上,成為有性情的靈。按其福德果報,這個有性情的靈便有可能被已得道的陰師們引領到道山中繼續修練,並授陰職,或許有機會為其所屬宗派的法壇中行法做事。

七魄

七魄則是在嬰兒出生後,七七四十九日漸漸生成,一般在死後七七四十九天逐一離開屍身,化為烏有。七魄是人的基本感性,配合肉身的發展,生成日後的情與慾。

容我說一點題外話,看倌只要細看性、情、慾三字便可略知人的心性發展。人心之初生(“忄”+ “生”)為本性,那是對自身及身外事的基本感知,餓時哭、飽時睡,無過無不及,樸實自然。人心漸漸成長,漸漸有主觀的喜惡,心思就像青色的草芽般破土而出,(“忄”+ “青”)生出了情。最後當人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與別人比較下知所缺欠,心情都被這缺欠所籠罩著,忐忑不安,那便是慾(“心” 被“欠” 所壓著。“谷” 為聲,在“慾”字中並無意思)

總結來說,魂是有形無性,如無意外,是可永久存在。魄則是有情無慾,隨生身而聚、隨身死而散。

魂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祕密主 的頭像
    祕密主

    祕密主的部落格

    祕密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