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女性朋友修的)二十一度母贊及其詳釋
21度母法是非常殊勝的密法(古印度有數十萬人修此法獲得虹身成就。老上師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一生專修此法亦獲得虹身成就),尤其受到女性師兄歡迎,是我們許多女性師兄每天的必修功課,因為這個法能使她們提升美貌延緩衰老、消滅疾病、獲得愛情婚姻和孩子、促進世間事業並增加財富、遣除鬼神騷擾、獲得出世間成就……就是說,世間出世間願望都能滿足。但是,許多師兄並不知道法本中最重要的部分“21度母禮讚文”的意思。本文是直貢噶舉派的朗欽加布仁波切的開示(禮讚文的漢譯與我們昌列寺的法本很接近),原始出處不詳,本博轉載自圖丹喇嘛博客,原文地址:二十一度母贊及其詳釋
二十一度母贊及其詳釋
朗欽加布仁波切(直貢噶舉) 講述 直貢敬安仁波切 口譯
二00三年四月 講於美國岡波巴中心
本法是大日如來對二十一度母的贊頌,在四部密續中屬於事續部;在續部典籍裡,諸如來對度母的贊頌有三十五部,一般而言,度母屬於事續部,但也有從無上瑜珈部來解釋的。禮讚文解釋一般分前言及正文部分。
度母贊念誦功德品
若具恭敬心於佛母 以大信心來作誦持 於清晨或是傍晚時 憶此除去一切怖畏後,修習密法的也多得成就。當時印度東方的班嘎啦國(今孟加拉附近),國王和民眾有十萬人因為修持度母法門,而化虹光而去。西方也有一果加爹哇國王和當地的居民十萬人,因為修持度母法門而身化為塵而去。南方的姑楠國王及其眷屬則修持此法門而得大神通。由此可見,在那個時代,修度母法門者而得大成就的行者非常多。度母法門是由世尊傳授予文殊,並曾說:「汝若於此時修持此法,如是觀修,必能成就。」以上是前言,講述本法的由來。
施諸利,具梭哈字我贊禮。」才是根本咒。因為翻譯不同,有些譯本有這句,有些沒有,而是從「敬禮救度奮迅母,目如剎那電光照…」這句開始。接下來的講解,是以總說、分別說與利益品三部分來闡述。
總說
嗡尊者聖救度母我頂禮
藏文中在贊頌文之前有一句「嗡尊者聖救度母我頂禮」(藏文:嗡傑尊瑪帕瑪卓瑪恰擦洛),在一般中譯本裡沒有。這裡「嗡」表開始、引導,意思是吉祥、供養、或使不清淨得以淨化。「傑尊瑪」中,傑,表王或祜主,表達度母是一切救祜之主;尊,指救度,或對咒語及持戒的虔敬。「帕瑪」意思是勝、殊勝,指能從「有」的三界輪迴中跳離出來,以及從「寂」的涅盤超離,所以是離有、寂二邊。「卓瑪」中,「卓」意思是度,表能使一切眾生能從輪迴苦海中度脫,或度一切眾生始能達涅盤果位;「瑪」,是母親的意思,指對眾生無時不刻、慈悲地祜佑。「恰擦洛」中,「恰」是頂,對度母虔敬祈請,藉由身語意的恭敬來掃除業障;「擦洛」是禮拜,以身,語,意誠信頂禮。頂禮分上、中、下三等:上等頂禮是見地之拜,因為明了法性,對三界無有貪著,就像《入中論》所說如末劫火燒盡般的無執,或如日除去一切黑暗;中等之拜是嫻熟修證之拜;最末才是虔敬誠信之拜。
以上是總說。
「敬禮救度奮迅母」是向度母頂禮。度母的由來:觀世音菩薩於欲界、色界、及無色界中,恆常為救度有情而行菩薩行;當他見到眾生仍不斷地為煩惱所束縛時,大悲心生起而流下眼淚,剎那間度母由眼淚中化現,並誓願幫助觀世音菩薩成辦一切。因此度母又稱為「事業之母」,或「一切眾生之怙母」;並因為她利益眾生的心十分堅強,所以又稱「勇度母」。「目如剎那電光照」表達度母眼如光,能照耀三界,包括龍,天,及人界都能清晰了見。「三界怙主若蓮花,萬千花蕊度母現」中,三界怙主是指觀世音菩薩,比喻觀世音菩薩如同蓮花般,由這萬千花蕊中化現出度母;這裡所形容的是二十一度母的主尊。這段是以典故來贊頌度母。以下則是對尊身之贊頌。度母本身是報身像,只有十地菩薩以上才見得到,一般人只能見報身之化身,例如西藏的瑪機姥準及阿姬驅卓等即被視為度母之化身,另外唐朝文成公主及尼泊爾公主也被視為度母之化現。這篇是大日如來對度母的法、報二身的贊誦,其中報身包括寂靜尊與忿怒尊二種。
二、敬禮百秋朗月母,普現圓滿燦耀顏,萬千星宿積集聚,殊勝威光超於彼。
「敬禮百秋朗月母,普現圓滿燦耀顏」表達如同秋天清朗夜空中的月亮,遠離雲、煙、塵三惡緣:這樣的月亮十分圓滿,如十五的圓月。度母的尊容即如同這樣的月亮般圓滿、耀眼,而度母的明耀如同一百個秋夜的滿月,所放射的光芒則如星宿般閃爍(另一種說法是度母的牙齒如星宿般閃耀)。「萬千星宿積集聚,殊勝威光超於彼」表達如果齊聚萬千個星宿,所放出之光芒尚不若度母明亮。這裡偈文所形容的是白度母,此尊主要對治病痛。
足遍履七世界」意思是度母的悲空遍覆三惡趣、人、天、色界與無色界等七世界。「悉能鉤召攝無余」是一切起屍、邪魔均被度母所召回而攝伏。根據續部的說法,此尊度母又稱「吽字度母」,因為口中所發出的語音全是吽聲。
六、敬禮釋梵火天母,風神自在眾俱集,部多起屍尋香等,諸藥叉眾作稱嘆。
世間一切天眾皆禮讚度母並向她頂禮。此尊身紫紅色,手持寶瓶,寶瓶中充滿降伏這些天眾的甘露。這些天眾包括帝釋天、火神、梵天、風神、自在天等。「部多」指以象鼻天神為首之魔眾;「起屍為僵屍」,以黑自在天為首;「夜叉」則以是多聞天王為首;「尋香」眾有尋香王。因為他們全為度母所鉤召、攝伏,所以向度母禮讚、頂禮。
度母的尊容十分忿怒,而能摧伏一切魔障、煩惱障、所知障與習氣障。本尊度母主消除敵難、鬼眾及火難。
有一個典故:以前在南印度有一位佛教上師迪葛瓦瑪,他專門修證文殊閻魔敵和度母法門。有一次他到南方外道信徒很多的比達列地方,與外道軋波上師進行辯論。依照當時的習俗,辯論後輸方的信眾都必須轉而學習對方的教法。迪葛瓦瑪贏得辯論,但在開示佛法時,因為外道徒氣憤難消,就放火燒佛堂。迪葛瓦瑪便念誦祈請度母,這時度母現身並降下甘露,火難因而得到平息。
親人者滿願、消弭他們失去親人的痛苦。
過去印度有一個婆羅門,生活富有,眷屬圍繞。後來因為瘟疫肆虐,他的妻子兒女全部往生,他的財富也因而用盡。失望痛苦之餘,他一路乞討到佛說法的聖地,瓦若那希。他看見當地誦經修度母法的比丘時,悲傷地想起過去種種,並為自己無力供養而難過;隨後他撿起地上的花,撒向比丘眾,並向度母祈請,希望解脫痛苦。後來因為因緣際會,他被公主召為駙馬,因此重新得到過去的富有與幸福。為答謝度母恩澤,他就供養比丘修誦度母法,並建了一百零八尊度母殿。
迫他改信其他教法,否則要將天施囚禁、傷害他的性命。天施不從,並告訴他們:「我什麼都可改變,但對三寶的虔敬誠信無法改變。」因此天施就被上了手銬腳鐐,被關入監獄。但手銬腳鐐卻因為天施對度母的祈請,全都變成花鬘,天施也可以通行無阻地自由行動,監獄並降下花雨,充滿檀香的味道。儘管他們重新為天施上手銬腳鐐,但還是又變回成花鬘。連續七次之後,國王對天施逐漸恭敬起來,並開始學習、趨向佛教。類似這樣的牢獄之災,度母均可解救。
尼眾之尊稱,這裡指度母不間斷地行一切善業,為達到了義之善,在修證道上舍一切煩惱,取一切的智慧。「隱」是隱去,輪迴中的惡業果報、因外緣產生的病痛,都能經由修持度母而消除。「涅盤寂滅勝樂境」表達度母不住三界輪迴的一邊,也不住涅盤聲聞的一邊,所住之境如同佛的圓滿樂境。另一種解釋是說度母從過去生即了解無生的本質,所以稱為樂。也有從「道」來解釋:在資糧道上具足一切樂,也就是了證無生本質後,而在資糧道上產生樂,所以稱為樂母;在加行道上,不斷的行一切善,而且不再有分別念的困擾,稱為善母;在見道上,能寂滅一切分別念,所以稱為寂母;在無學道上,能達佛果位,所以稱為法母。「梭哈嗡等正相應,能令惡業消除盡」是說度母心咒十字之中,在梭哈之前的八個字具足一切真實義,能除一切大惡。惡一般是指貪、嗔、痴,但如依吉天宋恭的說法,則痴是最大的惡。這八個字的咒語能除一切無明,令光明智慧展現。這個偈頌是對度母咒意與語的頂禮。
相」如果用生起次第來解釋,是說度母出生時的種子字是由吽字而生。
本尊度母也可以消除障礙、魔障。從前有一個沙彌,他所修持的本尊是度母。一天,他和他的朋友到屍陀林,結果遇到一個很可怕的僵屍,他的朋友先逃跑了,沙彌害怕地祈請度母。等到僵屍跑到他旁邊時,他就轉身跳起來騎在僵屍的脖子上。這時,僵屍便化現出三頭六臂之相,沙彌十分害怕並不斷祈請度母,僵屍也很害怕,便問沙彌:「我已經臣服於你,你想要甚麼?或想去那裡?」沙彌回答:「我往上要去天界、往下要去非天界,再往下要去龍界。」僵屍再問,還想到那裡?沙彌回答:「有寶物的地方。」於是僵屍將他留在有寶藏的山間。其實沙彌自己也不敢去天界、非天界與龍界,所以後來才說要去有寶物的地方。
病。「敬禮日月廣圓母,雙目炯然極明澈」是說度母相如日月廣大圓滿,也表達度母的忿怒相,日月是指眼睛,她現忿怒相時,眼睛如同太陽,寂靜時則如月亮,由此雙目放射無量光芒。「誦二哈囉嘟噠唎,滅除惡毒瘟疫病」是說度母口誦哈囉嘟噠唎──「哈囉」是較為忿怒之咒語,而「嘟噠唎」則是寂靜。
從前印度烏馬拉企地方,有一個婆羅門與其他五百人,因為染上流行惡疾而失去身體清淨,有些人因此死亡。他的親人因為害怕得到這種病,所以都遠離他。他因惡疾失去了婆羅門的身份,所以他只能靠行乞為生。一天,他看到路旁的一個石雕度母像後,前去向度母祈請,瞬時從度母手中降下甘露,他喝下甘露、並以甘露擦拭身體,惡疾便除去。而其他五百位病人,也因用這甘露水,得到痊癒。這是因祈請度母而消除瘟疫疾病之例。
二十一、敬禮具三真實母,正寂威力皆具足,邪魔起屍藥叉眾,嘟唎最極除災禍。
此乃贊頌根本咒,禮敬文共二十一。
此尊度母專門消除邪魔,身白色,事業圓滿。「具三真實母」的具三真實是指度母的身語意三門具有身的「嗡」、語的「啊」、意的「吽」。「正寂威力皆具足,邪魔起屍藥叉眾,嘟唎最極除災禍」是說具身
語意三門真實的度母,她威力具足,能對治煩惱之毒,動毒(僵屍、邪魔、起屍之毒),以及別人對我們下的毒等災禍。「嘟唎」是指度母。
邪魔有許多種,其中食香魔對修行人產生的法障最大。在釋迦摩尼佛時代,有五百名聲聞比丘在瓊臘地方的密林修行,恆常地專注於善德,禪定之中。有一時期食香魔前來起障礙,或化現為婆羅門的老者,或化現為美女,大象,猛獸,怪物等種種形象,來騷擾、媚惑或驚嚇這五百位修行人,許多比丘受魔障影向,五蘊隨著轉而偏離修證,但其中有一比丘了解到所有眼前的景象是魔障顯現,並憶起度母可以解除這一類苦難,所以開始持誦度母祈請文,並在紙上寫下了「此密林即度母」之字,再將紙掛在樹上。從那一刻起,所有幻像干擾均息滅,所有的魔障完全被攝伏。
在龍樹菩薩以前,度母經常是修行人尊奉修持的本尊。在龍樹涅盤後以至瑪巴國王前,〈時間上大約是帝洛巴尚未證得成就之前,度母的修法逐漸沒落。直到瑪巴國王時又再度被倡揚。帝洛巴早年在印度東方一佛塔附近修行時,常看見釋迦摩尼佛像的寶座下放出強光,有時還可以聽到悅耳的音樂。有一天帝洛巴決定一探究竟,就到佛塔中,從佛像前方放光之處往地下挖掘,結果探得一經本,打開看是度母續。他為了學此法曾不斷地尋訪度母續的傳承上師,但一直找不到。多年後,在帝洛巴自己的修證有了成就後,他遇到了一名藍色空行,經帝洛巴的請求,此空行於帝洛巴現前化為度母相,並傳予他度母的修法及加持,從此以後,度母法由帝洛巴、他的弟子那洛巴等,一代代地由印度成就者傳下,後來再傳至西藏。
「此乃贊頌根本咒」贊頌根本咒是如前所講的「嗡噠咧嘟噠咧嘟咧梭哈」等等,「禮敬文共二十一」就是對二十一度母進行的禮讚。
以上是對二十一度母簡短的介紹。
除; 此外疾病,瘟疫,邪魔之擾,均可藉此消除。
「或見他人遭鬼魅,或遭邪魔疫癘擾,若轉此贊二三,彼諸苦惱悉蠲除」。依於度母,不僅可以自利,還可利他,使成辦以上事業。修行人不論晨昏,若能憶念,贊誦度母「二,三,七」,則得大利益。這裡的「二,三,七」,許多不同的解釋:一說「二」為下二句,「欲乞男女得男女」; 「三」為下面第三句,「求財寶位獲豐饒」; 「七」則指「善能圓滿諸意願」。另一解釋則說,若修行人具足一切智慧,則贊誦二三遍即得成就; 若是具足誠信,而旦夕誦此文三七二十一遍,則能得成就。此外,按照大譯師卜敦仁津的解釋,「二」表達日月二者,「三」表達分三座進行修證,所以每日修二三六座,如此行七天四十二座,日夜不斷的修法,就能求子、得財、一切如願,同時「一切魔障不能侵」。
度母的贊誦與功德利益在此講述圓滿。
大悲行於法性虛空中。度母是指使一切眾生從苦海中度脫。但護法是在過去生發願,本已經成佛,而為了護持佛法再現護法相。
問:勇父又是指什麼呢?
答:象徵男性,因過去生發願於此世精進。如果講「空行母」則是說修證很好,就像度母一樣。但有些人就以詞義來形容修行的女性,如同男菩薩、女菩薩這樣的說法。
問:馬爾巴去修證,後來他的妻子成為他的空行母,這是什麼意思呢?
答:馬爾巴的妻子本初的基就是大乘種性,再加上修證很好,所以可以稱為「空行母」。在馬爾巴涅盤前一個月,她就先走,而最後融入馬爾巴的心間:這是修證很好的象徵。
問:修行人如果已經證悟了,為什麼還有空行母供養食物呢?
答:成就者其實不需要這些供養,他們接受供養是為了增長我們的福德資糧。修行人雖然已經證悟空性,但也不代表他甚麼都不需要了,而是說他們智慧增長後,法性全然了解,本擁有的功德現前。而他們已達證聲空、色空,所以儘管享用食物,也是建立在無貪之上,不像我們的貪著,這是有所區別的。
問:仁波切說第十五尊度母以後,是對其法身的贊誦,前十四尊是對度母報身的贊誦,從禮讚文字,不太看的出兩者的區分。請仁波切再加以說明 。
答:法身度母的贊誦,提到如「涅盤寂滅」,「無余」等無漏的功德,指的就是法身的功德。
附錄:《廿一度母禮讚文》的另一個漢譯版本:
軀相 十字真言飾嚴於心 爾吽學智賜令解脫
敬禮度裡足作踏者 爾之心華種子吽字 爾令須彌及詠也地 曼答拉與普三界震
敬禮手中執持明月 月如天界之池執者 誦二他娜及一呸聲 逐除無余一切諸毒
敬禮天王天道神眾 以及諸靈皆皈依者 爾之鎧甲令普眾悅 滅除鬥爭及諸惡夢
敬禮雙目猶如日月 光華清淨耀烈照者 誦二哈娜一度他娜 驅逐至怖畏疫瘟災
敬禮飾具三本性者 圓滿具足寂靜威德 爾滅魔妖行屍夜叉 至尊度裡最勝無上
如是根本真言贊畢 二十一偈禮誦供竟
二十一度母簡介
綠度母唐卡小畫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