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輪迴中的事情只會暫時顯得美好

~喇嘛的心~.PNG

輪迴中的事情只會暫時顯得美好

1.輪迴真的存在嗎?

輪迴的意思是“不斷地循環往復”。但是究竟是什麼在不斷地循環往復呢?是無明、行及其結果(根據十二緣起的教法)——每一個創造另外一個。作為結果,輪迴以一種既有序又混亂的方式,生動多彩而又痛苦地存在著,彷彿觸手可及,就像一場噩夢。事實上,輪迴的存在是如此系統,以致我們甚至忘記了它是一個幻覺。輪迴就是這樣強有力地存在和運轉著,所以這不是我們應該開玩笑的事情。

注:關於十二緣起,請參見問題6

2.佛教中是如何定義“自我”的?

佛教對“自我”的定義是一個假名安立的概念,在觀待五蘊(色、受、想、行、識)之後,把五蘊短暫的聚合稱為“自我”。雖然它是假名安立的,但任何人卻都不應該掉以輕心,因為正如我前面所說,這個所謂的“自我”是如此完備而係統的假名安立,並且我們是這麼習慣於它,以至於我們甚至忘記了它是假名安立的。它已然成為一種習性。

就像如果你有嚼酸東西的習慣,當其他人這麼做時,即便那種酸的味道不在你的嘴裡,你也會立刻流口水。習慣就是這樣強有力地運作著。所以佛教認為,自我是相對地存在著——作為一種習性,一種假名安立的概念。

3.如果有來世,誰又是我的來世?

來世的我還是現在的我嗎?

如果明天和我來到你的門前,我們通常認為今天在這裡的同一個我明天又來了。正像那樣,在相對層面上,我們有所謂的來世。在來世,這個假名安立的自我來了,就像是第二天又一了一樣。

現在的“我”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是具體的或者實質性的。然而,你真的不能說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一樣的。如果他們全然相同,我們就被同樣的“我”卡住無法動彈,就不會有變化,也不可能變化。那樣的話,我們就不會成長,也不會經歷內在的改變,甚至不會忘記什麼,也不會記住什麼,也就不用刮鬍子、剪頭髮了。

然而,我們也不能說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如果他們就像奧巴馬和奧薩馬那樣是兩個單獨的人,那麼就好比奧薩馬放屁是因為奧巴馬吃了太多的豆子那樣。事實上,是奧巴馬吃了豆子以後自己放屁。這表明過去的我和現在的我之間也有著某些關聯。

換句話說,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不是相同的,但也不是不同的。延續感是徹頭徹尾的幻覺,然而是一個非常有力量的幻覺。沒有它,我們昨天做的事情對今天的我就沒有影響。而我們人類確實有習性,於是我們產生這樣的一個觀念——有一個來自於昨天的我的延續體,它會持續到下一世。這種幻覺強大到讓我們緊抓不放,從而成為我們的痛苦、歡樂以及其他所有煩惱的容器。

4.但是為什麼今天的我記得昨天的我,

而來世的我卻不會記得前世的生活?

如果發生了什麼猛烈的事,比如天花板掉到你的頭上,把你砸成了腦震盪,突然間你可能連自己是誰都不記得了,更不用說昨天或者十年以前發生的事情了。我們當中大多數人不記得前世,是因為發生了某種比被天花板砸到還要可怕的事——某種叫做死亡的事,它所導致的震盪大到足以讓意識和身體完全分開。

但是即便我們確實記得前世,也還是不能證明前世確實存在,因為我們的記憶來自於意識,所以它只是一種想像。但是同時,即便我們可能不記得我們曾經是誰,以及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地址等等,我們還是有很多習慣性的心理障礙以及莫名的熟悉感,它們可能比記憶更加強烈。例如,沒有明顯的原因,我們卻可能在情感上或心理上被某個人所吸引,或者對某人感到厭煩。即使我們不記得自己是誰,這些情感看上去也好像是從過去世帶來的。

我有個歐洲朋友,是位時裝設計師,他的妻子是如此美麗,其他人都仰慕她而嫉妒他。她美麗的紅頭髮總是乾乾淨淨的,手上總是塗著漂亮的指甲油,非常優雅。

但是這個傢伙最近遇到一位澳大利亞女士,跟他的母親一樣老,也不具備他妻子的任何特質。當她說話時,我總是私下里希望她會使用李施德林(一種口氣清新劑)。然而,我這位朋友是如此強烈地被她吸引,並且說有生以來,她是唯一可以讓他興奮的女人。當我問他喜歡她什麼,他有幾百個理由,但你會發現這些理由都沒有邏輯。這種吸引真的只是一種感覺,現在卻變成了他頭腦裡的邏輯。

這種現世的情感帶事實上比記憶更加強烈,也有著更大的慣性,所以可能影響到我們所謂的來世,雖然那時我們可能不記得自己曾經是誰。

5.佛學中關於十二緣起的教授不是很好懂,也很難記住。

仁波切可否用通俗一些的話開示輪迴過程?

十二緣起,是非常重要同時也非常複雜的教授。它深奧而精妙地展示了因果是如何運轉的——一個因如何產生果,然後這個果又如何變成另一個果的因。因果循環的持續就是我們所說的輪迴,而因果循環的終止則叫做涅槃。

所以十二緣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圖解,讓我們從根本原因上來著手處理我們所經歷的痛苦與問題。簡單地表述,當我們看到某個物體,比如說一個橘子,首先我們把橘子看成一個整體,而不是果皮、果汁、果肉、果核等組成部份。並且,我們把橘子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存在,而不是依存於橘子樹、陽光、土壤、採摘者等一系列因緣的存在。在我們的經驗中,橘子好像是永恆的實體,而不是一個會腐敗發霉,或者會和唾液混合在一起被消化掉,然後變成大小便排出體外的暫時存在的現象。所以,基本上你對於那個叫做橘子的現像有著錯誤的概念,而那就是產生輪迴痛苦的核心錯覺。

這一誤解導致了十二緣起中的下一支——行支。一旦你有了“橘子是整體的、獨立的和永恆的存在”這種錯覺,下一支緣起就會生起。那個錯覺讓你產生諸如渴求橘子、希望得到橘子、害怕得不到橘子等情緒,以及嘗試得到橘子的行為。所有這些把你帶向橘子的生,橘子的生轉而把你帶向橘子的死。

當然,這只是表達甚深十二緣起的一種簡要而概括的方式。

所以,切斷因果之鍊的策略是,首先分析,失去或者得不到橘子的痛苦從哪裡來——來自想要得到橘子的渴望與行為。隨著更加深入地分析,我們認識到,這種渴望本身始於一種錯覺,即把某種事件看成一個叫做橘子的存在,所以我們嘗試著手解決這個錯覺。

一旦這個錯覺停止,對於橘子的希望和恐懼就不會再生起,渴望和執著之鍊也隨之停止,橘子的生與死也就會停止。於是,一旦你從把橘子認為是真實存在的錯覺中解脫出來,就不會再有更多的轉世重生。

6.關於命運,佛教有什麼樣的觀點?

命運可以改變嗎?

命運是一個難以把握的詞。如果把命運和因緣詮釋成同樣的意思,那麼當然,佛教相信命運。但在英文的普遍使用中,“命運”這個詞似乎有“超越個人控制”以及“被一種超越人掌控的力量所事先決定”的含義。既是如此,命運當然就和因緣不同,也就不符合佛教的理解。

佛教的見地是這樣的:好比撲克遊戲,開始時你總是有機會選擇不發牌或者不玩牌;然而不旦牌發了,也開始玩了,你就得遵守遊戲規則。

另一個例子是,你總是可以選擇不去煮蛋,即使開始煮了,你也還是有機會選擇不去煮完。但是一旦蛋已經百分之九十九煮好了,就很難讓它只煮到百分之五十,因為你已經創造並調動了將會產生結果的某些因緣和行為。

所以佛教徒不會同意,是某個人或某種超自然的因設計了命運,並且在很早以前就事先確定了結果。事實上,你有能力去擁有你想要的那種命運,取決於你自己。所以可以說,因緣既是自由意志又是命運,但是在這裡,命運應該理解為某些我們以前創造的因緣的結果,而不是被我們控制之外的力量所提前決定的。

無明的持續的習性看上去無處不在,感覺幾乎像是命運,但事實上並不是。我們感覺那是命運,只因為我們擁有某些習性已經很長時間。事實上,被認為是所謂“命運”的一切事物,都是我們通過自己的無明製造的。然後我們忘記自己創造了它,很久以後,我們認為它是不知怎麼就隨意發生的“命運”,對此我們不會受到責備也不需要擔負責任。

7.如果我們可以通過修行來改變所謂的“命運”,

那佛教徒應該過一種怎樣的生活?

作為佛教徒,我們根本的、唯一的目標就是了知真理,我們所做的一切無非都是為了接近真理。但我們有種持續的無明的習性,它根深蒂固。很久之前,我們沒有選擇希求真理或者被真理吸引,而選擇在不真實和幻覺中尋找舒適;所以現在,我們變得如此習慣於幻覺,以至於追求真理看上去痛苦、乏味而毫無益處。

這就是為什麼,聖人對眾生的慈悲是如此深沉而偉大。眾生生活的方式是,幾乎不做任何能讓自己接近真理的事情,反而不遺餘力地讓自己遠離真理,直到感覺被“命運”所左右而在劫難逃。

然而聖人們,憑藉偉大的慈悲與智慧,知道這些結果並不是我們自己無法控制的。他們通過言傳身教,盡一切努力為我們指明真理。

我們以為命運就像飛蛾被光吸引而跳進火裡,也不知道如何告訴自己和其他人這樣會死在火裡。所以我們放棄了,認為換種方式生活也毫無意義。但聖人們並沒有把我們看成飛蛾,因為他們知道,飛蛾所謂的“命運”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們總是可以選擇通過訓練來斷除無明。

可悲的是,我們大多數人不會選擇那種嚴苛而枯燥的訓練,因為我們是如此地被各種誘人的娛樂所左右,正如同飛蛾撲火而丟掉性命。

8.仁波切,現代科學是否正在改變因果規律?

例如,按照佛教的說法,如果我們修行安忍,

那麼下一世可以變得美麗。

如何理解現在做美容就可以改善自己的容貌?

如何理解科學家可以通過改變基因而改變生物特徵,

在這裡因果規律是如何起作用的?

現在科學家能讓鼻子大一些、嘴唇小一些、下頜尖一些,這個事實本身就是因果規律的一種作用。所以,假設瑪麗蓮夢露被認為是終極的美女,並且這樣的美女會帶來終極的快樂,那麼可以說,我們今天有比五十年前更好的因緣,因為今天的整形外科醫生更有能力讓你看上去像瑪麗蓮夢露。

另一方面,即使長得和瑪麗蓮夢露完全一樣,也不能保證就會幸福。畢竟,夢露本人患有嚴重的憂鬱症,三十六歲時以“可能是自殺”的方式神秘死去。另外,有的人可能並不認為夢露有多漂亮。即使是最好的整形外科醫生,也無法讓人們喜歡或者不喜歡某些特定的外貌特徵。事實上,人們經常鄙視那些做過整形手術的人,說他們再也不能微笑。

所以美與醜還是取決於觀察者,觀察的主體,而這非常依賴於因緣。同樣,把某種特定的外貌和幸福贊同起來,這種不確定性也依賴因緣。

更進一步說,即使整形手術可以改變果,比如讓一個人變得更加漂亮,但還是需要做這個手術的因緣來保證手術成功,最好不引起副作用。所以因和緣的規律仍然完全適用,當然沒有被科學的進步所替代。

有一次,我在印度的火車站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孩兒,身材高挑、曲線優美、膚色深棕。但她是一個乞丐,右邊的臉完全變形。她沒有錢買食物,更不用說整形手術了。拿她來說,她沒有因緣獲得可能會讓她成為超模的手術治療。

9.有的人做了很多壞事,卻依然生活得富有而快樂,

如何理解這種現象?

首先,你永遠也不知道他們是否正過著很好的生活,因為那隻是一種表象——只是我們自己的看法。不管怎樣,什麼是活得好而成功?是有權力嗎?希特勒擁有這麼大的權力,卻給他人、最終也給自己帶來了這麼多的痛苦,他真的成功嗎?擁有這樣的權力能叫活得好嗎?

如果你問晉美林巴,怎樣看待這樣的人生——一個非常富有的加州人,開著保時捷,住在價值數百萬美元、位於馬里布懸崖邊、俯瞰大海的別墅裡,可以整天沖浪、整晚派對?晉美林巴會認為,是非常不好的業讓這個人像一個徹頭徹尾的傻瓜般浪費寶貴的人生。當然在世人的傳統上,我們會認為,這個富裕的加州人過得多麼快樂啊,他是多麼幸運啊——一種被《免得場》雜誌和肥皂劇等培養出來的觀念。

輪迴中的事情只會暫時顯得美好

以上文字摘自宗薩仁波切《八萬四千問》

輪迴中的事情只會暫時顯得美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祕密主 的頭像
    祕密主

    祕密主的部落格

    祕密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