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錢捐錢...永遠蓋不完的寺院...

 

 

~喇嘛的心~.PNG

314940371_o.jpg

很多法會和和尚、大師來港台,結果發現協辦的中心或是師兄,開口閉口就是捐錢捐錢,名目很多,什麼時寺院重建、蓋佛學院、供養大師...等。

其實在經歷文革後,近十年中,其實該復原的寺院都差不多,甚至修建比以前更多更大的寺群...而在印度、尼泊爾等地,更不斷興建寺院...似乎永遠有蓋不完的寺院。

也不能說,上師仁波切或是喇嘛募款蓋寺院和佛塔有錯,畢竟那是個弘法的基礎,也是一個善業的開始。

但是在龍欽巴三十勸誡中的第一誡就是~唉呀!用盡一切辦法,調服很多眾生,在自己周圍集合一大群徒眾,可能也持有興隆的寺產。然而這是爭端的根源,也是執著我心的原因。靜居獨處,是我懇切的第一項勸誡。

相關的祖師如密勒日巴和岡波巴也有相同的教導。捐錢、寺院、教法,何者才應該讓人證悟?

這讓我想起了二件事:

睡覺法王早年來台灣時,當時參加法會人數很多,主辦的單位就以捐錢和供養的金額來限制是位置和是否讓法王加持,法王事前並不知情,而在現場得知此事,就取消這個限制,讓每個人都一一可以讓法王加持。佛法弘揚,本就不是依貧富地位去劃分,不過卻讓想收錢的主辦單位相當不悅。

另一件是,宗薩欽哲仁波切,有一次去利生中心傳法,法會一結束,照例應讓信眾上前供養紅包,結果仁波切馬上下了法座,直接奔上門口 ,跳上計程車就走,令在場想供養的信眾一臉錯愕。

其實很多成就者,不管是南傳或是藏傳,都不在寺院修持,或在山林、或在墳地、或在巖洞中,我覺得,因為他們知道寺院寺產,有時反而是一種障礙。

反觀台灣的佛學會也好,中心也好,常常訂下募款標準,並分大小功德主...甚常常要人捐錢捐錢,適度維持中心寺院運作,無可厚非,但是若一心想擴大、新建等...反而流於追逐有形的產業...

而香港的佛學會或中心,是否一樣我就不得而知!台灣就是如此...

有一位自修的師兄就很感嘆,台灣佛教好像是中古世紀的基督教,捐錢演變成一種贖罪 券,捐愈多,功德愈大。他說在梁武帝時代達摩來訪,就問說:「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數,有何功德?」達摩說:「沒有功德!」達摩直下劈刀 般,不留餘地。梁武帝瞪目不解,「皇上您,所造的功德,盡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與佛法大義的無上功德相比,頂多只算是表相功德而已!」達摩慈悲再 示...


網上很多亮出自己捐錢寺院的收據,表示自己的功德如林,對映上面梁武帝和達摩的對話,不覺得很雷同嗎?

衍生而來,可是之前主政者,要不是接金佛,就是參加祈福法會,令人不禁感嘆「不問蒼生,問鬼神」。這讓人想到唐憲宗迎佛骨的事,那時唐代可以說盛世已過,而經濟和民生如同今天,很多事不是靠天靠拜佛就可以改變整個台灣。但台灣卻不見諫迎佛骨的「韓愈」...

有位師兄本來考慮要出家,但是他發現,目前出家眾,除了日常工作,很多出家眾都在想著如何經營寺院,甚至窮其心力在建寺興塔等種種世俗事情所圍繞,更無暇去修行,但是這些工作與開悟和解脫並無關,不如自己在家好好修...

佛陀時代,哪來高大弘偉的寺院...卻有無數成就的阿羅漢...

現在寺院道場林立,但是證悟者又有...

C_62.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祕密主 的頭像
    祕密主

    祕密主的部落格

    祕密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